2013-10-01 18:13
過去幾年,華盛頓好幾次面臨墮崖或關門危機,但在最後一刻化險為夷,然而正因如此,華府一些不負責任的政客,似乎已變得“不見棺材不流眼淚”,甚至認為“退讓”,豈非壯了對方的膽?
美國一些輿論認為也許來一次短暫關門未必是壞事,皆因聯邦政府關門所引爆的民怨,可令兩黨學乖一點,不敢拿10月中便屆死線、對美國和全球經濟威脅更大的債務上限問題來豪賭。
然而這種想法未必想得太美好了。《大西洋月刊》一篇文章就指出,外界完全無法保證,眾議院內的大右派議員,是否真的不敢同時拿政府關門和債限問題,去逼奧巴馬政府在醫療改革上退讓。
雖然政治爭拗往往都是一隻手掌打不響,但今次問題的核心確實源於共和黨輸打贏要。
奧巴馬醫改獲得參眾兩院通過,已是2010年初的事。
但共和黨大右派顯然不想等到下次選舉才反撲,決心要找法子逼奧巴馬在醫改上退讓,引用共和黨參議員保羅的說法,就是“不能讓奧巴馬在醫改上百分百如願”,要奧巴馬作出“新妥協”。
民主制衡監察與蓄意破壞施政,原本就只是一線之差。就算不論今次危機誰是誰非,單是政府關門將令數十萬聯邦僱員無糧出,但國會成員卻能夠照出糧,這也實在太不公平了。
(星洲日報/國際)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