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历1982年大选的大胜之后,马哈迪在1986年,迎来他出任首相以来的第二场选战,这一仗明显地难打得多。
这一年,马来西亚经济低迷丶人心思变,之前更发生了许多震撼人心的事件。
当时正值世界经济不景的年代,原产品价格暴跌,许多公司被清盘丶裁员,国内的失业人数剧增,大马于1985年和1986年的经济成长率,也分别处于负1.0%和1.2%。
此外,土着金融丑闻丶马华梁陈党争丶新泛电事件丶默马里事件丶合作社丑闻丶宗教狂热分子发动攻击等,也让国阵面对严峻的考验。
时任副首相慕沙希淡挂冠求去,也让马哈迪失去一名重要的副手。
华团民权委员会也首次提出「两线制」的概念,以促进大马的民主制度更健全地发展。
伊斯兰党方面,经历在1982年大选惨败及旋即而来的党争洗礼后,以尤索夫拉瓦(Yusof Rawa)为首的新一批领导班底蓄势待发,在高谈伊斯兰国理念同时,也尝试开拓非穆斯林的票源,包括设立「华社谘询理事会」(CCC)以贴华社。
伊党另一个重要举措是与其他反对党结盟,组成「人民公正联盟」(Harakah Keadilan Rakyat,HAK)迎战国阵,原本行动党也受邀,但由于无法认同伊党的伊斯兰国政策,决定不参与。结果,这个联盟除了伊党之外,只有社会民主党(SDP)丶人社党(PSRM)及国族主义党(Nasma)3个小党加入。
行动党大有斩获
州级选举方面,最具看头的当然是槟城,民主行动党在林吉祥率领下,在槟城发动「丹绒一役」,其主要对手是林苍佑率领的民政党。
这一届的大选在8月2日和3日举行,经过选区划分后,1986年大选时,国会议席从154席增至177席,州议席则从403席增至447席。
虽然国阵面对反对党叫阵,最后却成功冲出重围。在177个国会议席当中,国阵赢得148席,民主行动党赢得24席,独立人士有4席,伊党只有1席。
其中,巫统在所角逐的84席中赢得83席,仅仅失去1席。其主要对手伊党竞选98国席与165州席,虽然整体而言,得票率从上届的14.5%上升至15.3%,但化为席位时只得到1国15州,主要原因是多个议席都是微差票数落败。
马华公会则受困于党争丶总会长陈群川被新加坡政府提控,以及存款合作社等一系列负面事件,严重打击党的声誉,导致表现极度逊色,在竞选32个国会议席中,只赢得17席。
民政党成绩也不理想,在竞选的9个国会议席中,只赢得5席。
行动党则在民怨中窜起,取得建党以来的最佳战绩,即24个国会议席,37个州议席,成为国内最大的反对党。
虽然国阵的得票率从1982年大选的60.4%,下降到55.8%,但是在议席方面却不减反增,共赢取到148个国会议席和299个州议席。
巫统靠乡区票报捷
从得票率分析,国阵获票占55.8%,民主行动党20.3%丶伊党15.3%及独立人士得票占3.1%。从国阵成员党逐个分析,巫统获票占31.1%丶马华12.4%丶国大党2.2%丶民政党3.2%丶哈民党0.6%丶砂州国阵4.2%及沙巴国阵2.1%。
种种不利因素,让国阵在以华人为主的城市选区流失大量选票,导致马华与民政党的表现黯然失色。但国阵通过选区重新划分的保持优势,加上乡区的马来选民在国家困难时期全力支持巫统,也让巫统保持漂亮的战绩。
梁陈党争重创 马华失半壁江山
1986年大选华裔选区大吹反风,与梁陈党争不无关系。
话说马华第4任总会长李三春在1982年大选后,突然于翌年辞去马华总会长和国会议员,宣布引退,结果也引爆了长达22个月的梁陈党争,重创马华。
李三春引退后,梁维泮出任代总会长,一上台就排挤陈群川派系,一口气开除包括陈群川在内的14名领袖。
陈群川及其他挑战派成员李金狮丶林良实丶纪永辉丶黄循营等14人曾被开除党籍,并闹上法庭。
最终由以国阵秘书长嘉化峇峇为首的「特别委员会」主持下,马华在1985年11月24日举行改选,陈群川以2715票狂胜已陷孤立的梁维泮(只获809票),当选为总会长;之前被开除的林良实,则因祸得福崛起成为马华老二。
陈群川甫当选马华总会长,便在1986年1月21日因卷入新泛电失信案而在新加坡被控上法庭。
重新归队的马华,不到一年的时间,就面对在1986年8月3日举行的全国大选。非常明显,党争耗尽马华的力量。结果,马华在大选中失去半壁江山,只赢得17国会议席。
至于陈群川,虽然在大选当选为务边国会议员,但不到1个月,便在8月26日在新加坡被控商业失信罪名成立,被判入狱2年及罚款新币50万。
身陷囹圄的陈群川,因为在中选议员后无法宣誓就职,不得不悬空议席进行补选,同时也辞去马华总会长职。
槟州赢6国10州 林吉祥扳倒许子根
1986年大选最受注目的一个焦点,是行动党秘书长林吉祥将原本的马六甲市国会议席留给初试啼声的儿子林冠英,自己转战槟州,在丹绒国会议席挑战许子根,期望带动槟州政坛的改革之风,这便是着名的「丹绒一役」。
林吉祥这次移师北上,成功在槟城掀起一阵旋风,他与许子根之争,当时也被视为一场硬战。
许子根是1982年以华教「四君子」的姿态加入政坛,此时他的华教光环尚未退散,况且在之前4年的国会表现可圈可点。此时的许子根,仍获得许多华团及董教总的支持,但这些华团领袖过火的反应,反而为林吉祥带来转机。
被痛骂赢同情票
当时,许多华团与董教总纷纷发表声明及展开运动,全力支持许子根,甚至将「华族大汉奸」丶「走狗」丶「华族的刽子手」的称号挂在林吉祥头上,这种过激的竞选手法,反而令选民反感,并让林吉祥赢得许多同情票。
结果,行动党在槟州夺下10个州议席,几乎占了当年州议席的1/3。
林吉祥本身,也以1万1690张多数票大胜许子根。当时林吉祥获得2万7611票,许子根得1万5921票;投票率是73.32%,废票931张。
此外,林吉祥也在甘榜哥南的州议席打垮马华候选人谭顺祥,可谓一箭双鵰。
这是行动党在槟城取得有史以来最辉煌的成绩,虽未能一鼓作气取得槟州政权,但槟城11个国会议席中,行动党赢得6席,州议席更占了全部30席中的10个。这个战果与1982年的2国2州比较,算是大获全胜。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