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心靖 报导
对国阵而言,1990年大选这场选战非常难打,国阵需面对土着金融丑闻丶新泛电丑闻丶合众银行收购事件丶三保山事件丶甲板埋毒事件丶公积金事件丶合作社事件丶南北大道丑闻丶侵犯司法独立事件丶茅草行动等系列课题的冲击。
巫统更刚刚经历了一场空前惨烈的党争后,这场党争导致巫统遭法庭宣判为非法组织,该党实际上已一分为二,由马哈迪成立的新巫统及东姑拉沙里的46精神党,在马来社会分庭抗礼。
在东马,原是国阵一员,但一直不满中央政府介入沙巴政治的团结党,也在1990年大选前夕突然发难,宣布退出国阵,被当时的国阵主席马哈迪医生形容为「背后插刀」。
为了与国阵全线开打,东姑拉沙里更与国内的反对党,分别组成「伊斯兰团结阵线」(APU)和「人民力量阵线」(人阵,Gagasan Rakyat)。
「伊斯兰团结阵线」的成员党包括46精神党丶伊斯兰党丶哈民党丶伊阵(Berjasa)及印裔穆斯林国大党(KIMMA);「人阵」的成员党则包括46精神党丶民主行动党丶沙巴团结党丶人民党及印裔前进阵线(IPF)。
民主行动党秘书长林吉祥在上一届大选的「丹绒一役」,虽将许子根击退,却未能夺下槟城州政权,这次再接再厉,发动「丹绒二役」直接与槟城首席部长林苍佑硬碰。
1986年全国华团民权委员会首次提出的「两线制」民主理念之后,以董总前主席林晃升为首的27名华团人士,在1990年大选前夕,正式宣布集体加盟民主行动党。
许子根当上槟首长
当时,反阵的声势浩大,大力推动「两线制」和「改朝换代」的口号,似有威胁国阵执政的势力。
1990年第8届大选,提名日定于10月11日,投票日是10月21日,竞选期只有10天。登记选民总数为795万8640人。国会议席由上届的177席增至180席。
国阵虽然在这场大选面对一波又一波反风的袭击,但从选举成绩来看,国阵不但保住了执政权,更继续保持国会2/3的优势。在180个国会议席中,国阵赢得127席,比1986年的148席,少了21席。
巫统继续获得马来人的强力支持,在它角逐的86个国会议席中,夺得71席,同时也为其他成员党带来好处,民政党和国大党分别保住原有的5和6个国会议席,而马华的国会席位则从原有的17席增至18席。
在槟州州议会中,民政党只赢获7席,巫统基于国阵精神同意让民政党人出任首席部长,许子根因此当上槟首长。
46精神党虽然在大选之前气势如虹,并在61个国会议席中上阵,但最后只赢得区区8席,其中7席还是来自吉兰丹州。
民主行动党方面,虽然在本届大选获得46精神党的配合,同时更有华团领袖的加盟,但在大选所赢得的国会议席总数却不增反减,从1986年的24席,减至1990年的20席。行动党这次大选表现中有得有失,在砂拉越,沈观仰在古晋力挫人联党主席杨国斯,也使后者黯然退出政坛。但在沙巴,行动党则全军覆没,至于森州由党主席曾敏兴医生和强人胡雪邦把关的芙蓉与亚沙选区,也被马华攻陷。
林吉祥击败林苍佑
值得一提的是,沙巴团结党在这次大选中收获丰富,赢得14席的国会选区。
伊斯兰党虽然只赢得7个国会议席,席位数量少于行动党丶团结党及46精神党,却是这次大选的另一个大赢家,因该党在与46精神党联手合作下,成功以狂风扫落叶的姿态,夺下吉兰丹全部39个州议席,国阵稳守了3届的丹州政权从此落入伊党手中。
至于在槟城的「丹绒二役」,林吉祥险胜当时的槟州首席部长林苍佑,终结林苍佑的政治生涯,但依然以3席之差,无法一圆执政槟州的梦。行动党在槟州所得议席,由上届的10席增至14席。
这次选举,国阵的得票率递减不少,从1986年的57.28%减至1990年的53.38%。然而,不表示反对党阵线的目标已经得逞。反对党阵线原定要在国会打破国阵固有的2/3优势,从而实行「两线制」。可惜,反阵距离打破国阵2/3优势的指标,还有5%的落差。
反对党阵线这次未能成功的原因,主要因为各党之间缺乏共同基础,各党的政治路线差异太大,政治观点难于一致。
根据统计,这次大选共有298万5382人,或占选民总数的53.38%投票支持国阵,其中巫统得票率占29.61%丶马华11.21%丶民政3.75%丶国大党2.01%丶人联党1.97%。反对党及独立人士则共获257万张选票,或占选民投票总数的45.8%,其中行动党得票率占17.16%丶46精神党15.06%丶伊斯兰党6.72%丶沙巴团结党2.29%及独立人士3.21%。
巫统党争 姑里另起炉灶
在1987年巫统党选,东姑拉沙里与前副首相慕沙希淡联手,在巫统大会上直接挑战马哈迪政权,为党争掀起一波波高潮。
党选前,不断流传各种匿名信,矛头直接马哈迪政府推行「朋党主席及裙带风」。
除了东姑拉沙里配合慕沙,挑战马哈迪及嘉化峇峇的组合之外,共有6人角逐巫统3个副主席职,即安华丶莱士雅丁丶阿都拉巴达威丶旺莫达丶南利及哈仑依德里斯,并有73人争夺25个最高理事。
此外,东姑拉沙里更得到第三任首相胡申翁的支持。就在东姑拉沙里宣战后,声势直线上升,直逼马哈迪,两人势均力敌。因此巫统出现A队与B队之分。
A队的主要领袖包括:马哈迪丶嘉化峇峇丶阿布哈山丶安华丶达因丶拉菲达和山努西等。B队则有:东姑拉沙里丶慕沙希淡丶阿都拉巴达威丶莱士雅丁及沙里尔沙末。
当时,不仅巫统党内界线分明,就连马来社会也分成AB队的支持者,整个马来社会乃至全国,都被这场轰动之战牵动着。
可惜,46精神党最后所得的票数,却出乎预料的低,在61个国会议席中上阵,但最后只赢得区区8席,其中7席还是来自吉兰丹州。除了党主席东姑拉沙里在话望生轻易击败对手之外,该党大部分主将都败下阵来,包括署理主席莱斯雅丁,副主席玛丽娜尤索夫和再纳南拔,妇女组主席拉玛奥斯曼,总秘书拿督苏海米及雪州主席拿督哈仑,全部落马。
茅草行动捕119人
在巫统党争空前激烈之际,发生政府派遣不谙华文的行政人员担任华小高职事件,董教总担心此举会使华小变质,因此大力反对。1987年10月11日,华社为反对这项政策,在吉隆坡天后宫举行由马华丶民政党丶民主行动党和民间团体联办的抗议大会。
巫青团此时却举行另一场「万人集会」反击,当事件越演越烈,政府发动茅草行动,逮捕了119人,其中包括反对党领袖丶公会领袖丶社会活跃分子丶原住民丶园丘工人丶基督教工作者丶伊斯兰教基本教义者,以及华教人士。
遭逮捕华教人士当中,包括已故董总主席林晃升丶教总主席沈慕羽丶教总副主席庄迪君博士,以及当时身为华社研究中心主任的柯嘉逊。这些被捕的华教人士在遭扣留期间,也与林吉祥父子及卡巴星等行动党领袖,建立起共患难的情谊。
他们出狱后,决定为实践「两线制」的政治理想,集体加入行动党。当时华教领袖沈慕羽,将它形容为「818民权起义」。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