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 Adsense

2013年5月7日星期二

[转载]大马篇~第13届全国大选:选票埋葬种族政治 国阵华基党泡沫化


专题 专题报导 2013-05-06 22:11  新闻由东方日报提供


在华裔选票纷纷倒向反对党的情势下,国阵华基政党在第13届全国大选惨败,其中又以折损半数国会议席的马华为最大输家。时评员认为,国阵华基政党在本届大选已出现泡沫化,国阵多年来所贯彻的种族政治模式将走向黄昏,甚至面临解体。

马华在刚结束的全国大选中惨败,民政党国州议席减少了1国1州,而砂拉越人联党也不敌行动党,在上届赢得的6个国会议席当中仅守住1个。

3位政治评论人包括,时评人潘永强丶时评人陈锦松及高级研究学者胡逸山,在《东方日报》举办的第13届大选剖析座谈会上,从各角度分析大选结果。座谈会主持人为本报助理总编辑黄金城。

国阵「两」支独秀

潘永强表示,国阵华基政党在这次的选举泡沫化,不只是西马的华基政党泡沫化,连东马的华基政党也面对如斯命运。

他说,马华保住的7个国会议席,大多都是混合选区,因此马华没有正当性去宣称自己是代表华人选民。

「国阵只有巫统和砂拉越土保党『两』支独秀,其他周边的小党都在摇摇欲坠。」

他表示,在这种情势下,国阵权力分享的模式将难以有效操作下去,国阵是否要迎来重组丶洗牌丶解体或重新包装等局面,都是首相拿督斯里纳吉必须思考的问题。

潘永强指出,城市丶中产阶级和华人选民的选票流向,显示了他们对国阵采取否决的态度。

「他们发出的讯息就是对纳吉过去4年转型计划的不信任丶不满足,认为转型是不符合他们的要求和期待。」

社会基础更衰弱

他认为,巫统若要重新呼唤华人选民,就必须处理和思考城市选民要转型丶政治改革的呼声和要求,从政策上的调整和改变,这是根本的做法。

他说,民联在本届大选的得票率比国阵高,马来选票也不见得有所谓回流,纳吉在是少数首相,社会基础远比308之前更衰弱。

他指出,国阵华基政党受到选民拒绝,它们未来的社会基础也会逐渐消解。

「如果巫统要重新取得华人选民支持,它已不能再依靠马华丶民政党和人联党这几个传统华基政党,因为招牌已经坏了,很难再找回顾客。」

潘永强表示,这几个华基政党已不堪使用,国阵必须要重组这些华基政党,抑或把它放在一边,另外推动新的华基政党出现。

他说,如果巫统可以跨前一步,不要沿用种族政治模式,转型成为开放的跨族群政党或全民政党,用政策丶制度丶转型和改革来召唤回华人选民,也许是另一条出路和选择。

时事评论员陈锦松认为,是否组织新华基政党不是关键,最终还是要回归整个巫统的思维模式,如果他们继续秉持只为巫裔争取权益的种族思维模式,就算有新的华基政党入阁,也不会带来改变。

有起有落 沙砂是国阵「股票州」

胡逸山指出,东马的选战结果看来,沙砂两州不再是国阵「定存州」,而是变成有起有落的「股票州」。攻破的难度也从堡垒等级转为庄园等级,虽有防卫,但攻破难度开始降低。

他指出,东马是种族宗教牌失灵之地,在地议题如石油税丶非法移民等则受当地选民欢迎;但本次选战主打上述议题的沙巴进步党及立新党却几乎毫无斩获,显示东西马的关注议题日趋一致。

「这次我们发现,东马选民关注的议题是反贪腐丶物价高涨等,以及马来版圣经丶阿拉字眼课题。苏禄军事件或许掀起少许不满情绪,但影响不大。东马自主权等问题,反而较少获得青睐。」

他指出,来自西马的行动党及公正党,因为懂得将非法移民等当地议表达立场,迎合选民口味而取得突破。行动党攻下沙巴2国4州,砂拉越5国席;公正党则在沙巴拿下1国7州,砂拉越1国席。

他认为,虽然沙统仍稳健执政,但卡达山政党如民统在兵南邦败阵等,证明卡达山人开始放弃以卡达山为基础的政党,转向行动党及公正党。

至于沙巴国阵是否会发生撤换首长的事情,他则表示,这必须端视联邦政府的态度。「这也和资源分配有关,问题在于若要继续当权,要如何更有效分配资源。」

他也指出,由于东马国席占国阵所获议席超过1/3,因此东马代表能否获得1/3的内阁职位,或是有机会出掌卫生部丶交通部等重要职位,值得拭目以待。

值得一提的是,民政党所获得的1国3州当中,有2个州席来自沙巴。「因此民政党的未来可能就在沙巴?或许未来该党的党主席及秘书可以来自沙巴。这是前所未有的事情。」

他也指出,由于东马华人并非贫穷阶级,他们多是小园主,子女能够出国或是到西马的学院念书。因此以多元种族路线起家丶形象较好丶专业人士较多的民政党,或有望在东马重新出发。

人民倾向跨种族政治

国阵在第13届大选中所得议席和得票率都减少,这显示人民否定种族政治,转向投选较具跨种族色彩的民联。

政治评论作者潘永强表示,根据选战结果,华巫选票未有明显回流国阵的迹象,仍然维持308政治海啸时的格局,而民联斩获的议席增加,证明本届大选是政治海啸的延续。

他指出,「若没有马来票加持,行动党不可能拿下混合选区。马来选票回流国阵的情况只出现在个别区域,例如吉打和吉兰丹。巫统就算派钱派米都未能大幅提升支持度,这会对他们带来一定影响。」

他表示,民联的议席增加,意味着人民用手中一票否决种族政治。土权组织两名候选人双双落马,代表马来选民认为那样的路线太狭隘,不是他们所想要的。这是值得国人高兴的事。

他说,伊党这次丢失吉打政权,开明派数名大将落马,他们会自己解读。「但那不能归咎于与行动党丶公正党结盟,而是政绩表现丶吉打大臣及马哈迪推儿子慕克里兹出任大臣等因素。」

他也认为,党内开明派落选不会让保守势力抬头,因为这将导致伊党失去华人等非土着的支持,对于日后拓展政治版图不利,因此伊党相信不会为了短期利益和巫统合作。

至于行动党崛起成为民联最大党,他认为民联内部权力分配相信会有微妙的变化,其中行动党和林吉祥的影响力会增加。

时评人陈锦松则表示,由于朝野势均力敌,国阵不会是强势政府,就算拉拢跳槽也不会大幅改变。

「这局面肯定会制衡国阵政府,让政府无法为所欲为。若他不顺服,国内会经常举办集会。政府还是要治国的,他还是要顾虑在国际上的面子。所以政府必须有所让步,也不可能秋后算帐。」

他认为,身为民联共主的安华不会轻易抽身教书去,否则民联会缺乏凝聚力量。「所以他在这种情况下不承认败选,会有正当的理由留下。」

大选乱象丛生 不能轻易妥协

政治评论者潘永强认为,大马选举出现乱象,民联三党必须强势表态,即使无法扭转大选结果,也必须动员人民发出强烈抗议,否则等同于姑息选举舞弊的幕后操纵者。

他认为,第13届全国大选过程出现乱象,包括不褪色墨汁丶幽灵选票丶停电补票等疑云。选委会主席应该下台,他也要负责处理善后问题,包括选举投诉等。

他表示,有欺诈嫌疑的选举结果,道德上丶法律上都不应该轻易接受。「我们不应该轻易向选举舞弊妥协。民联应持续施压,否则等同于姑息舞弊被后的幕后操纵者。」

尊重有原则小党

他指出,即使最后无法扭转选举结果,也要强烈抗议,就如台湾在2004年陈水扁枪击案疑似造假后国民党上街抗议,伊朗人民上街抗议选举不公丶乌克兰的颜色革命等。

陈锦松则认为,现在由于坊间非常不满,人民希望要发动净选盟4.0集会,若三党带头共同号召,相信动员10万人没问题。

另一方面,潘永强表示,民联因为选情乐观,因此在处理提名人选时态度傲慢丶草率且自以为是,竞选前就引发内部纠葛及基层领袖反弹,若要寻求长期发展,应对此有所检讨。

他指出,民联也有必要尊重认真且有原则的小党,例如社会主义党,切勿欺压他们。士毛月州席若公正党没有硬是派人竞选,该席不会落入国阵手中。

他说,派系的出现是组织的常态,但若要妥善处理,应该像美国那样设立「党内初选」的制度,过程要公开化透明化,而不是在提名日的1丶2天前把原有人选换成天兵。他说,「选党不选人」基本上是对的,因人民要选择要由哪个阵现谁组成政府;但是「选人」阶段应在提名前处理,以便减少争议。

马华不入阁 可能性不大

对于马华总会长拿督斯里蔡细历表明马华不入阁的说法,陈锦松和潘永强均认为可能性不大。

潘永强表示,马华不入阁的立场在马华党内是有争议的,而且该决定可藉由中委会推翻,因此存有变数。

他说,如果马华不入阁,马华连最牢靠的民生服务基础都无法进行,5年后的大选会更难打,同样表明过不入阁的马华第三任总会长陈修信也曾碍于政治现实回到政府行列,早有先例。

此外,潘永强认为,这是纳吉第一次领军大选,国阵虽然胜利,却没有取得新首相效应,对纳吉来说是一种选举挫败。

转型计划不彻底

他说,为了保住自己在巫统党内的地位,纳吉试图把国阵的选举成绩不很亮眼归咎华人选民或华人海啸,其实是具有种族政治意味的。

他表示,如果巫统党内有这种思维,就证明巫统本身的改革和转型计划还不彻底,往后巫统可能会往更狭隘丶更内向丶封闭的马来种族主义方向发展。

对于行动党在本届大选状态大勇,成为民联三党中战胜最多国州议席的政党一事,陈锦松认为,这与行动党大将南下攻柔的策略有直接关系。

民联未能重夺霹雳州政权,潘永强认为这与原任国会反对党领袖拿督斯里安华未出征霹雳有着微妙关系。

他表示,在林吉祥出走霹雳,安华留守峇东埔的情势下,造成公正党丶马来选区丶反国阵的马来选民没有一个重大的关注点和议题。

纳吉是少数首相

他说,从客观的情况来说,民联的成绩是有成长的,改革的浪潮也没有退下,反观国阵则赢得很辛苦,席次和得票率都降低。

「即使现在纳吉重新执政,他还是少数首相,没有过半的民意基础,对国阵来说是很大的挑战。」



大选剖析座谈会 主讲人: 潘永强(时评人) 陈锦松(时评人) 胡逸山(高级研究学者) 主持人:黄金城(《东方日报》助理总编辑) 报导:林蕙颖丶黄凤玲 

资料来源:http://cnews.cari.com.my/news.php?id=380994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