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大陸自古就是黑人的土地,然而歐洲列強入侵使許多國家淪為殖民地,其中英國殖民時的南非,在20世紀初開始形成一系列種族隔離法案,并在1961年南非獨立后延續。南非前總統曼德拉畢生都在為廢除種族隔離制度而努力,他因此在1993年與促進南非民主化進程的白人總統德克勒克,一同獲頒諾貝爾和平獎。編輯:陳若冰封面圖片:Getty Images
南非種族隔離制度是以1913年的“原住民土地法”作為開端。接受差別待遇的黑人有2500萬人,印度人約有90萬人,但是白人只有近400萬人。白人掌握著國家政治和經濟權力,有色人種成為廉價勞動力的來源;其中的黑人多在白人擁有的農場工作,但是只拿到白人八分之一的工資,而且工資通常無法養家。圖為1934年8月,黑人在缺乏安全設施的金礦內勞作。APPhoto
1950年4月,南非約翰內斯堡市郊一個黑人居住區,環境惡劣簡陋,被用鐵絲網與外界隔離。南非的種族隔離法律以四種人為分類:白人、有色人種、印度人與黑人。
1960年4月,約翰內斯堡,當地人黑人如果想在白人工廠工作,必須要申請政府頒發的特殊通行證。“種族隔離”制度是南非的一項國策,黑人不能和白人交往,他們的生活都受到歧視。APPhoto
1960年3月21日,南非沙佩維爾鎮的黑人舉行了反對“通行證法”的示威游行,政府大力鎮壓造成72名黑人被殺,史稱“沙佩維爾慘案”。AFPPHOTO
1960年4月2日,黑人民眾不顧政府禁令前往開普敦,要求政府釋放“沙佩維爾慘案”中被捕的黑人領導人。AFP PHOTO
1959年,南非德班,警察在土地沖突毆打黑人婦女。AP Photo
舊上海租界里的“黃埔公園”,曾一度禁止華人入內,種族隔離制度下的南非,也存在類似情況。圖為1960年5月,南非德班,馬路邊上的長凳只限白人休息。APPhoto
1965年6月,約翰內斯堡,公園里白人坐在長凳上休息,而照看他們孩子的保姆則只能坐在地上。
1966年5月,約翰內斯堡,白人公園里長凳只限照顧白人小孩的黑人保姆坐,其他黑人只能坐在地上。AP Photo
1966年5月,約翰內斯堡,當家一家肉店,賣給黑人的肉都是質量次一點的,價格也便宜。AP Photo
1965年6月,約翰內斯堡,當地動物園入口分為白人和非白人通道。AP Photo
南非黑人生活在社會底層,大量貧困人口也導致社會犯罪率上升,為了防止意外發生,南非白人婦女也配備了各式防身武器。圖片分別60年代最新研制的催淚噴霧器和大腿槍套。APPhoto
1963年8月,約翰內斯堡,白人家庭主婦在周末時間練習使用槍械,用以防身。AP Photo
1976年6月,南非一處海難的標牌上寫著“白人專用”。AP PHOTO
1977年,南非索韋托,銀行窗口也分為白人和黑人。SIPA
1977年3月,南非伊麗莎白港,當地一所私立天主教學校破例接收非白人與白人同校,但其它公立白人學校,則拒絕接收有色人種或黑人。
1985年,約翰內斯堡,當地火車站的衛生間寫著“僅供白人使用”。南非的種族隔離政策不但引發國內的反彈與抗爭,更引發國際社會的攻擊與經濟制裁;1960年代,南非內部出現反對種族隔離政策的沖突,導致國際對南非的制裁。1994年4月南非議會通過第一部臨時憲法,規定所有南非人都有權利得到法律的平等保護,種族隔離政策才從法律上廢除
资料来源:http://cforum1.cari.com.my/portal.php?mod=view&aid=43299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