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 Adsense

2013年4月10日星期三

[转载[国际篇~达泽夫人葬礼 告别仪式不输丘吉尔




国际 国际新闻 2013-04-17 16:22 新闻由光华日报提供
周二,达泽夫人的棺木被暂时停柩在西敏寺的圣玛丽教堂地窖。(法新社照片)
■ 周二,达泽夫人的棺木被暂时停柩在西敏寺的圣玛丽教堂地窖。(法新社照片)
达泽夫人的棺木由皇家炮兵部队从圣玛莉教堂运送到达圣保罗大教堂。(法新社照片)
■ 达泽夫人的棺木由皇家炮兵部队从圣玛莉教堂运送到达圣保罗大教堂。(法新社照片)

(伦敦17日综合电)英国前首相达泽夫人的葬礼于周三举行,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与全世界各地前来的领袖皆会出席,向这位“铁娘子”告别。
周三葬礼当天,海陆空三军出动700位军人,正装肃立在伦敦的街道,迎接载着达泽夫人棺木的黑色灵车抵达圣保罗大教堂。皇家海军陆战队的乐队奏起萧邦、贝多芬、孟德尔逊音乐接迎。
达泽夫人棺木已由皇家炮兵部队的炮车运送到达圣保罗大教堂,所经路线沿途都有武装部队各军种的人士排列在侧。
抵达后,棺木由福克兰战争老兵抬入教堂内。葬礼的仪式在早上11时开始。除了圣经的朗诵以外,坎特伯雷大主教,贾斯汀韦尔比将会为达泽夫人做最后的祝福。
除了现任英国首相卡麦隆以外,达泽夫人的孙女阿曼达也致词。
根据达泽夫人生前的要求,葬礼将不会以国葬的方式进行。但是英国政府仍然不敢怠慢,为这位掌权11年的铁娘子举行不下于国葬的隆重葬礼。就连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也拨冗出席。这样的情面除了二战时期的时任英国首相丘吉尔以外,无人能及。
葬礼的主题围绕在福克兰战争,一个在达泽夫人执政时代最让人激赏的战绩。1982年投入这场与阿根廷战争的老兵将负责抬棺,并步行在棺木后。
葬礼这天,有2300位来自全世界各地的代表出席向达泽夫人致最后的敬意。除了阿根廷不受邀以外,大多世界各国都委派代表出席,其中包括美国前副总统切尼和前任秘书长基辛格、加拿大、以色列等国的最高领袖,歌手韦伯雪莉、香港最后一任总督彭定康、2012伦敦奥组委主席塞巴斯蒂安科及达泽夫人的手袋设计师希德玛芝等。

英国有超过800人 拟办“告别派对”
在众人针对达泽夫人生前的政绩众说纷纭的当儿,达泽夫人葬礼的排场和花费也备受争议。英国反对党正策划一场抗议活动,凸显达泽夫人推出的自由市场政策造成的高失业率问题。
此外,英国有超过800人拟举办“玛吉的告别派对”(达泽夫人名叫玛格丽特,玛吉是她的昵称),也有一些人表示当送葬行列经过身旁时,他们将别过身去。
为了以防万一,当局将派遣4000名警员协助维持秩序,防止暴乱的发生。
达泽夫人的遗体会在伦敦西南部的莫特莱克火化,火化仪式只有家属参加。她的骨灰将被安葬在英格兰切尔西皇家医院坟场亡夫丹尼斯的坟墓旁边。
资料来源: http://cnews.cari.com.my/news.php?id=373967


铁娘子拒国葬 英降半旗哀
国际 国际新闻 2013-04-09 16:34  新闻由光华日报提供
英国前首相达泽夫人逝世,伦敦各地下半旗哀悼。(法新社图片)
■ 英国前首相达泽夫人逝世,伦敦各地下半旗哀悼。(法新社图片)
达泽夫人与丈夫丹尼斯达泽。(法新社照片)
■ 达泽夫人与丈夫丹尼斯达泽。(法新社照片)

(伦敦9日综合电)英国传媒估计,安排有军人仪式的达泽夫人“礼葬”预计在下周三(17日)或周四(18日)举行,届时灵柩将由西敏寺移送至圣保罗大教堂,原来当中细节早在5年前已安排好。
前苏联领导人哥巴祖夫,以及达泽夫人最亲密盟友美国已故总统里根的夫人南茜,相信会获邀出席;而多名前首相包括梅杰、布莱尔、布朗与现任首相卡麦隆,也会连同内阁全体成员出席。
达泽夫人的家庭发言人称:“她尤其不希望举行国葬,她亦不要战机飞越致敬,因为她认为这是浪费金钱。”
英国为前首相达泽夫人的辞世,降下半旗致哀。达泽夫人在预立的遗嘱中表示,自己不希望举行国葬。而首相府表示为了尊重达泽夫人的遗愿,葬礼将与已故戴安娜王妃相同,并会接受军事荣誉表扬,但遗体将不会公开供民众瞻仰。

葬礼比照黛安娜王妃
英国政府决定为这位20世纪伟大的英国政治领袖举办隆重葬礼,规模比照黛安娜王妃。
葬礼仪式将在圣保罗大教堂举行,是仅次于国葬的最高规格,与黛妃及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的母亲相同。
英国媒体报道,葬礼将在圣保罗大教堂举行,之后举行私人火化仪式。

“铁娘子”称号由来
达泽夫人的“铁娘子”称号深人民心,原来这个称号是由前苏联国防部《红星报》在1976年给她起的。当年达泽夫人发表演说,痛斥苏联“一心要支配世界”、“重枪炮而轻牛油”,因而引来《红星报》以“铁娘子”之称回应她,但她对这个绰号欣然接受。
达泽夫人全家信奉基督教,养成事事一丝不苟的习惯。从政以后,她端庄作风不变,连外表发型也不例外,精心经营的招牌“熟女”发型和常常挂在手臂上的手袋,遂成了她的个人标志。而“Handbagging”这用来形容女政客攻击男同事和政敌,也是源于达泽夫人那个好比权杖的手袋。
达泽夫人与已故美国总统里根志同道合,但两人行事风格明显不同。里根奉行“治大国若烹小鲜”的领导哲学,每天定必准时下班。
相反,达泽夫人以勤力见称,是出名的“工作狂”,据说每天只睡4小时,精力过人,同时爱好杯中物。不过达泽夫人晚年健康转差,不得不尊从医生劝谕减少公开演说。2004年里根逝世时,达泽夫人亦因健康问题,连悼辞也要预先录音。

从杂货店走入唐宁街 女小开一生传奇
达泽夫人于1925年10月13日,生于英格兰林肯郡一个杂货店家庭,原名为玛嘉烈希尔达罗伯茨,自小受父亲对政治热诚的影响。她1944年获牛津大学萨默维尔学院录取,主修化学。1950年开始从政,是当时保守党最年轻的女候选人。1975年2月,她压倒对手威廉怀特劳,正式成为了保守党党魁。1979年,工党政府因国会以1票之差通过不信任动议倒台,提前大选,而保守党最终在下议院取得了44席多数,达泽夫人亦顺利成为英国史上第一位女首相。
感情路上,达泽夫人于1951年与刚离婚不久的丹尼斯达泽结婚,两年后诞下一对孪生儿女。
这个成功女人背后的男人,一直非常支持太太的工作。有报道指,达泽夫人在结婚前,对即将成为她丈夫的达泽说了一番话:“我永远不要做一个在厨房里刷盘子的女人。”而达泽的回答是:“正是如此,我才娶你啊。”所以2003年丈夫离世后,对她打击很大,健康状况亦开始大不如前,先后在02年多次中风,并在去年12月入院做手术,切除膀胱瘜肉。

达泽安详辞世 各国领袖哀悼
美国总统欧巴马透过白宫发表声明,赞扬达泽夫人是世界女性的榜样,不但没有被历史洪流冲走,反而凭道德信念及不屈的勇气和毅力创造历史。
加拿大总理哈珀形容达泽夫人的离世,是失去一位领袖中的巨人,更赞扬她在处理苏联问题及重建英国经济的成就。
德国总理默克尔认为达泽夫人是一位“非凡的领袖”,不会忘记她在冷战时期对世界的卓越贡献。
法国总统奥朗德形容她是“为国家留下重要印记的伟人”,一生致力捍卫国家权益。而诺贝尔和平奖得主、前苏联领袖戈尔巴乔夫,则指达泽夫人是伟大的政治家,将会永垂青史。
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周二听闻前英国首相达泽夫人病逝消息后表示,全球将怀念她伟大的领导力,也盛赞她的成功,为女性平权带来无限希望,并向英国人民与达泽夫人家属致上最诚挚的悼念。
教宗方济周一对英国前首相达泽夫人去世表示哀伤,并赞扬她的对提升自由的贡献。
澳洲总理吉拉德于周二向刚刚去世的英国前首相达泽夫人致敬,称其打破女性在政治中的坚冰,是“创造历史”。
吉拉德表示,“无论是她亲密的支持者,还是有力的反对者都一次又一次地凸显了撒切尔夫人信念的力量。”此后,吉拉德还在声明中,对达泽夫人的家人朋友致以了真诚的问候。



英国前首相 铁娘子病逝

国际 国际新闻 2013-04-09 00:35 新闻由光华日报提供
有“铁娘子”之称的英国前首相达泽夫人中风病逝。(法新社资料图)
■ 有“铁娘子”之称的英国前首相达泽夫人中风病逝。(法新社资料图)

(伦敦8日综合电)英国天空电视台周一报道,有“铁娘子”之称的英国前首相达泽夫人病逝,享寿87岁。
她的新闻发言人说,达泽夫人中风后周一早晨在家中去世。英国首相卡麦隆表示,国家失去一位伟大的领袖。
英女王伊利沙伯二世表示,对于前首相达泽夫人去世感到悲痛。
 白金汉宫表示,得悉噩耗后,已向达泽夫人的家人发出个人的吊唁电。
她的一双儿女马克和卡罗尔表示,他们带着悲痛之心宣布,母亲中风后今早平静辞世。达泽夫人近年身体健康欠佳,曾经中风,2012年年底住院接受微创手术,切除膀胱肿瘤。
1979年5月英国保守党在大选获胜,达泽夫人出任首相,成为英国历史上第一位女首相。1983年6月和1987年6月连任首相。
任内她将国营事业私有化的政策,促使英国走向市场经济,迫使工党放弃老旧的社会主义,开创了英国经济的全新局面。她的其他主要政绩还包括:1982年英国在福克兰战争中获胜;加入欧洲联盟但保持英国的自主性等。

不会国葬
另一方面,英国首相府宣布,不会为刚去世的达泽夫人举行国葬,但会举行一个隆重的葬礼。
首相府发言人称,周一到欧洲大陆访问的英国首相卡麦隆已缩短行程,由西班牙首都马德里回国,预估他会在晚上返抵英国。
卡麦隆原定是周一(8日)起出访西班牙、法国和德国。

资料来源:http://cnews.cari.com.my/news.php?id=369663

撒切爾夫人一生充滿爭議 晚年生活孤獨落寞


1979年5月4日,撒切爾夫人當選首相后與丈夫丹尼斯來到唐寧街10號。



1984年,撒切爾夫人在保守黨會議期間發表演說。




1983年1月8日,英國時任首相撒切爾夫人來到福克蘭群島(阿根廷稱馬島),看望當地士兵。

撒切爾夫人是20世紀杰出的權力女性,她沒有任何家世背景,憑借個人意志和務實精神,最終登上權力的巔峰。1979年,撒切爾當選首相,那時的英國在歷史的打擊下,已喪失了昔日的光榮與夢想。
撒切爾上任后毫不妥協地進行了改革,在經濟上,推行新自由主義,打破福利國家格局;在政治上,締造英美聯盟,反對歐洲一體化,在軍事上,贏得馬島戰爭。所有這些激進且爭議巨大的政策被稱為“撒切爾主義”。
支持者認為她帶領英國走出困境,找回昔日的榮耀;反對者則認為她是一個不折不扣的“獨裁者”,幾乎毀掉了英國的福利制度。無論歷史的評價如何,撒切爾一生的功過成敗正如她自己所說,“你可以改變立場,但我決不妥協。”

【出身】 從雜貨鋪走出的鐵娘子


“凡是有不和的地方,我們要為和諧而努力;凡是有謬誤的地方,我們要為真理而努力;凡是有疑慮的地方,我們要為信任而努力;凡是有絕望的地方,我們要為希望而努力。”1979年5月4日,撒切爾夫人用這段話緬懷了已故友人,也開啟了自己的首相生涯。
1979年,英國迎來第一位女首相,站在唐寧街上,撒切爾夫人對即將面臨的挑戰躊躇滿志。
不同于一般英國政客,她并非出身于政治世家,1925年, 她出生于英格蘭林肯 郡一個雜貨店家庭,她父親熱心地方政治。
在自傳《通往權力之路》之中,瑪格麗特回憶起童年生活:“樓下開店樓上安家的生活一言難盡。這種獨具特色的生活特點之一就是你永遠都在上班。”
年輕的瑪格麗特非常勤勞,仿佛不知道疲倦是什么。“我們家強調勤奮工作。我們在家里從不懶散……一個原因就是,我們就是這類人。”這種人生態度深刻影響了她的政治哲學。
1944年,19歲的瑪格麗特被牛津大學錄取,所學專業與浪漫絲毫無關——化學。
受父親影響,年輕的瑪格麗特對政治產生了濃厚興趣。她在牛津就讀時,成為大學保守黨協會主席,熱衷政治的她說,“要離開政治真是一種痛苦。”
臨近畢業時,她參加了幾個單位的面試,其中一個是一家化工廠。面試官給她寫下的評語是“此女子個性太強,不宜在此工作。”最后,她被一家塑料工廠的研發部錄取,從此一頭扎進了塑料世界。


【發跡】 初入政壇遇終身伴侶

不過撒切爾并未放棄從政愿望,在1950年和1951年選舉中,撒切爾夫人是當時最年輕的保守黨女性候選人。
她對政治的愛好,也令她找到了一生的伴侶。1949年,24歲的瑪格麗特在保守黨晚宴上遇到了丹尼斯·撒切爾。丹尼斯是富商之子,繼承了家中生意蒸蒸日上的油漆公司。
兩年之后,瑪格麗特嫁給了比她年長十歲的丹尼斯,成為了撒切爾夫人。而這也為她從政之路,奠定了堅實基礎。
上世紀50年代的英國很保守,撒切爾夫人出身常遭人嘲笑。同時,議員收入微薄,從政又需要大量金錢。在自傳《唐寧街歲月》中撒切爾夫人寫道,“如果沒有丹尼斯,我根本不可能當11年首相。”
撒切爾曾數次競選議員失敗,但從未放棄,終于在1959年獲勝,正式成為下議院議員。
從此她的政治一片坦途,當保守黨在1970年的大選勝出后,撒切爾夫人如愿入閣,出任教育大臣。她做事大刀闊斧,不懼爭議,上任第一個月,為削減教育開支,取消學生免費牛奶。結果,她遭到了示威者投來的雞蛋和爛菜葉。
撒切爾從來不缺乏爭議,然而正是爭議為她樹立了鮮明的個人風格,永不妥協的政治風格,為她贏得了鐵娘子的稱號。1976年1月19日,已是保守黨黨首的撒切爾夫人發表了演說尖刻抨擊蘇聯,蘇聯官方報《紅星》因此抨擊她為“鐵娘子”。不過撒切爾夫人對這個稱呼非常歡迎,認為這正好反映出她堅決和不動搖的性格。
帶著鐵娘子的稱呼,1979年,保守黨贏得了大選,鐵娘子也開始了長達11年的首相生涯。


【拜相】 毀譽參半的唐寧街歲月

在撒切爾當選首相之前,工黨領導下的英國經濟困頓,很多地區由于不斷出現罷工而陷于癱瘓。撒切爾夫人上臺之際就宣布,她將領導英國走向繁榮,她開出的藥方是——自由市場經濟、放松管制。
她引進了削弱工會權力的立法,將國營企業私有化,促使英國走向市場經濟,迫使工黨放棄老舊的社會主義,開創英國經濟全新局面。
然而,爭議如影隨形。私有化振興經濟的同時,也造成英國貧富差距急劇加大,失業人口增加,上世紀80年代早期英國失業人口上升到300多萬。《獨立報》撰稿人約翰·雷圖說:“在那些年里,英國的貧富差距急劇加大。有些人生活的確得到很大改善,但英國社會為此付出了很大的代價,犯罪率上升,社區破裂和分化。”
所以當后來她離開唐寧街首相府時,對她的看法幾乎分裂成兩個極端,支持者認為她帶領英國走出經濟困境、提高英國國際地位;反對者認為她毀掉了英國的福利制度。
她不僅僅在經濟上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革,也在外交上顯示了堅決的鐵腕。
1982年,阿根廷占領馬島后,撒切爾不懼萬里之遙毅然出兵,并一舉取得戰爭勝利,令她贏得了巨大的國內聲望,也為她的改革奠定了民意基礎。
英雄走上巔峰,但也必然會走下巔峰。1989年,保守黨在是否加入歐元聯盟的問題上陷入分歧。她堅決捍衛英國的財政主權,拒絕接受“我們根本無法控制、連利率都不能由自己決定的統一貨幣”。
于是她帶領英國加入了歐盟,但卻保持了英國的獨立性。然而正是因為反對加入歐洲貨幣聯盟,1990年她被政治盟友們逼宮下臺。
十幾年過去了,撒切爾在普通民眾中的爭議形象依然存在。2002年,在BBC舉辦“100名最偉大的英國人”評選中,她名列第16位;而在一年后“你最痛恨的100個最壞的英國人”的民意調查中,撒切爾夫人排名第三,在曾經的礦區,至今礦工家庭仍不能原諒撒切爾當年對待罷工的冷酷之舉。


资料来源:http://cforum.cari.com.my/forum.php?mod=viewthread&tid=3057538&extra=page%3D8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