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家報導:汪錦發
(新山16日訊)柔州國陣候選人揭盅,預料超過一半國州候選人面對民聯強力挑戰,“定存州”優勢不再!
《中國報》探悉,部分候選人被迫臨陣易將、馬華和民政黨借出議席課題、民聯猛將攻柔吹起陣陣反風,已令國陣不少選區陷入五五波之戰。
傳統上,尤其是華裔居多的混合選區,一旦巫裔選票流失,國陣隨時輸掉。
據悉,國陣主席拿督斯里納吉雖交由原任柔佛州務大臣拿督阿都干尼領軍,但新大臣熱門人選拿督斯里莫哈末卡立諾丁(原任高等教育部長)因素,及副首相丹斯里慕尤丁派系,使到柔州巫統內部暗中角力,足以影響戰果。
阿都干尼今早宣布巫統將競選17國34州、馬華競選7國16州、民政黨競選1國2州及國大黨上陣1國4州,超過46%候選人為新面孔。
最多新人上陣
柔州國陣深知首投族和婦女選票的重要,派出30%新人上陣國會選區,州選區則有55%新人,算是歷來最多新人上陣的一次。
在振林山國會選區(P162),將上演巫統阿都干尼與民主行動黨國會領袖林吉祥“王對王”之戰,也創下巫統候選人首次上陣華裔居多選區的紀錄。
由于馬華借席之舉引來當地馬華基層和支持者反彈,目前,朝野雙方處于五五波之戰。
原任高等教育部長拿督斯里莫哈末卡立諾丁,從巴西古當國會轉戰該國會下的百萬鎮州選區,對上伊斯蘭黨準候選人賽歐曼,相信能獲勝,為出任大臣舖路。
原任埔萊區國會議員拿督努嘉茲蘭繼續守土,意味著他與大臣一職無緣,但他硬碰民聯內定州務大臣人選即伊斯蘭黨副主席沙拉胡丁,雙方必須力爭馬來票,國陣也要避免華人票流失。
馬華方面,高教部副部長拿督何國忠留守居鑾,與行動黨準候選人劉鎮東上演“師生”戰。
原任人力資源部長拿督斯里蘇巴馬在昔加末守土,被公正黨柔州主席拿督蔡銳明叫陣,戰情五五波。
有黨職沒上陣破傳統
馬華柔州聯委會成員排陣出人意表,從主席、署理主席到秘書皆無緣上陣,打破馬華傳統黨職就有官職的做法。
州主席拿督斯里蔡細歷宣布參戰不參選,署理主席陳國煌(彼咯)及拿督何襄贊(巴羅)退休;副主席拿督黃世忠(巴力安尼)、婦女組主席曾亞英(振林山)、秘書鄭貝川(上屆競選峇吉里失敗),皆無法獲派上陣。
唯一有上陣州領袖則是副主席吳池池(東甲),另一副主席張秀福則面對巫統借走振林山,最終無法上陣。
隨著上述領袖無法在大選上陣,預料來屆黨選,柔州馬華領袖排陣將會大洗牌。
另外,馬華教育部副部長拿督魏家祥雖有機會留守亞依淡,但受到伊斯蘭黨支持者大會堂主席符芳僑挑戰,雙方意圖搶下馬來票,才有望真正獲選。
柔國陣10正副部長守土
柔州國陣3名部長和7名副部長繼續原區守土,雖面對民聯帶動強大反風,預料大部分人選仍能過關。
初步分析,柔州國陣正副部長選區,或許在反風和扯后腿因素影響下,比較不可能再以數千張至逾萬張多數票戰對民聯對手。
柔州最具重量級人選,即原任副首相丹斯里慕尤丁留守巴莪、原任內政部長拿督斯里希山慕丁留守森布隆,相信他們仍能佔上風取得勝利。原任人力資源部長拿督斯里蘇巴馬念守昔加末,則陷入苦戰。
7名副部長包括拿督蔡智勇(拉美士)、拿督魏家祥(亞依淡)、拿督何國忠(居鑾)、拿督拉查里(麻坡)、弗亞查卡希(峇株巴轄)、拿督拉迪夫(豐盛港)及拿督阿末馬茲蘭(笨珍)。
在巫統,另一關鍵焦點之戰將是“丹斯里”之戰,即新山區國會議員丹斯里沙里爾,對上前陸軍首長丹斯里莫哈末哈欣胡申。
受爭議的巫統原任邊佳蘭區國會議員拿督阿莎麗娜,雖退下部長光環,但仍獲國陣指派原區守土。
新聞評論
汪錦發:上陣者多是親蔡派
汪錦發:上陣者多是親蔡派
馬華總會長拿督斯里蔡細歷及其智囊團孤注一擲,竟採取大選綁黨選的做法,在柔州推出令人預料之外的排陣,加劇馬華內部分裂。
配合國陣主席納吉新作風,馬華在大選推出12名新丁、這原本是“變中求存”的做法,意圖以新臉孔來提高華裔支持率,但上陣人選多是親蔡派人物。
許多馬華基層暗中表達不滿蔡總沒有採取傳統的“平衡”派系的做法,等于用大選綁黨選,破壞黨內權力布局。
雖然納吉已表明,上陣的候選人屬于最有勝算的候選人,並要獲得當地基層接受的人選,最終蔡細歷和他身邊重臣,卻“努力”推出他們自認有勝算的人選。
無論是丹絨比艾區會、地不佬區會、振林山區會、居鑾區會,都不是馬華部分黨員願意見到的候選人,已影響上陣候選人的勝算。
不少基層領袖認為,在華裔反風強盛下,如果馬來票也跟著流失,這種排陣猶如將馬華上陣候選人推向敗選邊緣。
士都蘭州選區、彭加蘭林丁州選區一如預料推出新人,但馬華原本就要推出具有服務的人民代議士,可是也因派系不同,最終犧牲具有口碑的原任議員,讓上陣新人面對社團和民眾的壓力。
柔佛再也州選區原任議員陳書北,相信是在新任大臣熱門人選莫哈末卡立諾丁保住下,最終獲得第3度上陣的機會。
如果馬華最終無法在15天競選期,穩住馬華元老和鄉區傳統支持者,包括至少30%華裔選票,馬華有可能失去柔州傳統堡壘的地位。
馬華黨員將在來屆黨選,“教訓”現有當權派領袖,引發更嚴重黨爭。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