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 Adsense

2013年4月5日星期五

[转载]大马篇~第13届全国大选(前瞻):槟华裔选民53% 马来选区多年轻票


专题 大选2013 2013-04-03 14:10 新闻由东方日报提供
黄俊南 报导 

(槟城3日讯)巫裔占多数的选区拥有最多年轻选民!

整体上来说,巫裔占多数的选区,拥有较多40岁以下的选民,而50岁以上的选民则主要集中在华裔为主的选区,而40岁至49岁可说是一个分水岭,老幼几乎参半。

根据最新宪报的2012年第4季选民册,拥有最多年轻选民(21岁至29岁)的国会选区是打昔汝莪(20.86%)丶依次是高渊丶甲抛峇底及峇东埔,而这些选区的巫裔比率都超过60%。由于国会今日已正式解散,所以来届大选将引用这份选民册。

此外,在华裔为主的选区拥有较少年轻选民,乐龄人士比率高很多。其中比较严重的例子是丹绒,只有区区7.2%年轻选民,即3723人,反观打昔汝莪有一万1293人年轻选民。其他华裔超过65%的选区,即升旗山丶日落洞及峇眼的年轻选民都低于14%。

华裔生育率低

在槟州选民结构里,40岁至49岁的选民占最多数,即22.19%,而30岁至39岁居次,有20.01%,接着下来的是50岁至59岁丶21至29岁及60岁以上。槟州目前共有84万7961位选民,其中13万5393人是年轻选民,当中有3201人90岁以上。

尽管年轻选民主要集中在巫裔选区,但目前槟州的华裔选民仍占最多数,整体上有53.37%华裔选民丶35.26%巫裔选民丶10.89%印裔选民及0.48%其他族群如沙巴砂拉越土着丶原住民等。

当民联,特别是行动党积极进行新选民登记运动时,为何以华裔为主的选区还是缺乏年轻选民登记?难道是巫统登记更多新选民丶出现更多幽灵选票,仰或槟州选民结构变化所致?

根据2000年及2010年人口普查报告,槟州(不包括外国人)的华裔子民,从2000年的46.8%跌至2010年的45.6%,而巫裔子民则从41.7%提升至43.2%。

种族结构变化的其中一个主要因素,就是各族群的婴儿诞生率有别,华裔家庭的生育率普遍上都比巫裔来得少,因此巫裔选区出现年轻化,而华裔选区趋向老化。根据国家统计局另一份《大马2010至2040年人口预测》报告指出,华裔人口成长率将从目前的0.65%,逐步下降至2040年的0.04%,而巫裔将从1.81%降至0.95,因此巫裔超越华裔选民只是迟早的事。


资料来源:http://cnews.cari.com.my/news.php?id=367309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