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7-24 19:00
低息时代‧财要怎么理?
(图:星洲日报) |
国行毫无预警降息0.25%,引起连锁反应,存贷款首当其冲,股汇间接受冲击。
什么是降息?为何要降息?它如何影响个人财富?该不该调整理财策略?本文将探讨这些迷思,了解降息,也事先为下半年理财规划作准备。
在连续6年维持升息步伐后,国行终于放宽货币政策,新任国行总裁在上任后的第二次货币利率政策会议意外宣布降息0.25%,跌破市场眼镜,也令市场臆测,降息可能陆续有来。
升息听得多,但对大马人而言,降息似乎是很久远的事,对一些未经历过经济危机的人来说比较陌生,因此在这里有必要先交代升降息的关系及作用,顺便重温大马的降息史。
18年以来共降息15次
隔夜利率纪录显示,国行只在1998年亚洲金融风暴及2008年全球经济危机后降息推动经济增长,18年以来共降息15次,最低曾降至2%(2009年2月)。
1998年降息次数最多,共有6次,降息幅度最大,最高达1.50%(9月);其次是2009年1月,降息0.75%,其余降息幅度为0.50%及0.25%。
过去6年,我们都活在“涨”的氛围内,大马经济在2010年开始回升,随后又在消费税、政府合理化津贴推波助澜之下,于2015上半年达到顶点。
这时候的存贷款利率节节上升,股市、房价也在热钱涌入带动下走高,为避免经济过热,国行多次利用升息来降温,减缓物价上扬速度。
根据隔夜利率纪录,从2010年3月起,国行加速升息,每隔两个月就升0.25%,一年内共调涨了0.75%,至2.75%,2011年之后暂缓升息步伐,仅升息两次,最近一次是在2014年7月,隔夜利率调涨至3.25%,正好距离这次降息满1周年。
进入2015年,随着外围经济放缓、内需疲软、马币油价齐贬及英脱欧利空发酵,大马经济开始出现疲态,眼看景气衰退氛围成型,国行才不得不拿出最终武器——降息来提升景气。
小市民“悲喜交集”
从经济的角度来看,国行降息旨在降低资金成本,增加市场流动性,鼓励人民及企业花钱,以带动消费、投资及业务扩张刺激经济,为放缓的经济加温。
不过,降息也是一把双面刃,虽然对刺激经济利好,小市民却对此策略感到“悲喜交集”。
悲的是银行利率下调,存款利息也跟着缩水,低风险投资回酬变少,必须重新寻找回酬较高的投资者工具;喜的是贷款成本变低了,有多余的钱消费,亦不失为购买大件商品的良机。
降息了,你省了多少?
针对国行7年以来首次降息,《投资致富》粗略估算了35年房贷及车贷降息前后的变化,发现降息对小额贷款影响不大,最低仅节省6令吉,降幅介于1%至3.5%左右,消费者可能无感。
降息对小额贷款影响不大
以车贷为例,每降息0.25%,月供款跌幅不及2%,贷款3万令吉者,月供款仅减6至7令吉,一年只省72至84令吉;贷款7万5000令吉者,月供款减少15至16令吉,年省180至192令吉;贷款14万令吉者,月供款减少29令吉,年省348令吉。
房贷方面,每降息0.25%,月供款跌幅不及3.5%,仅节省61至142令吉,不过,若以年计,则为一笔可观数目,虽然对生活费补助不多,但这笔额外资金已足够用于投资股票、基金或保险。
贷款40万令吉者,月供款料减61至64令吉,年省732至768令吉;贷款50万令吉者,预计减76至79令吉,年省912至948令吉;贷款60万令吉者减92至95令吉,年省1104至1140令吉;贷款70万令吉以上者,才可享有100令吉以上的降幅,最高年省1704令吉。
由此可见,降息效应对贷款不多的小市民来说,短期感觉不太明显,毕竟只有几巴仙的跌幅,但长期来说,不失为加码其他投资工具的额外资金来源。
企业影响较显著
对比个人,相信降息对企业影响较显著,尤其是那些高负债的公司,料可暂缓一口气,因降息有望节省利息开销,减轻贷款成本,不过,降息对于持有大笔现金的公司非好事,因这将影响他们的利息收入。
理财策略须转弯?
对于国行降息,理财师彭家耀认为,主要是为市场提供较为宽松的贷款环境,因之前贷款批准严谨,人民及企业借钱做生意或买房都较难,不能带动经济走势。
投资仍须谨慎
尽管如此,他说在个人理财方面,这个机会可以是一段“缓冲期”,有机会也有转机,但不代表可以积极投资,因目前经济局势还未明朗化,必须谨慎看待投资。
“改变投资策略,还需看个人的财务状况,包括了解未来几年收入是否受影响,看好情况才做决定。”
他建议,若在这期间打算买房,以自住为佳,因经济还在复苏阶段,外围不稳定,未来还是有不稳定因素可能影响个人财务状况。
“若财务资源依然松动,可以做一些保守中和的长线投资,但不鼓励投入股市,因降息不只是看利息层面,其背后也有经济状况不是很明朗的隐忧,也意味各行各业很可能已难以承受更高债务利息,市场需要资金流动。”
“现金为王”最保险
他指出,理财策略依然以先储蓄后投资、谨慎消费为主轴,并非随波逐流,在经济弱势期间,若有重大改变或恶化,“现金为王”是最保险的策略。
鉴于未来局势难测,他认为准备多一点应急储备金是必要的,如从3个月增至6个月,以应对经济不景可能发生的裁员状况。
除此之外,也别忘了转移医药风险,拨出小部份资金为自己及家人买医药保险,避免生重病时还要为筹措医药费而伤神。
“短期内投资策略还是以保守为主,只买必需品,额外的奢侈品则要拿捏个人财务状况或延迟购买,除非可确定未来收入没问题,才考虑购买。”
拉长投资策略
瞄准增值
瞄准增值
对于手头上有资源的人,彭家耀建议把眼光放远,放长线拉长投资策略,以增值为目标,如5至10年的教育基金、退休基金或信托基金,按部就班的累积财富。
“目前局势若进行大笔短线投资,风险犹存,若投资中庸性质的平衡基金,如半债半股的基金,可分散风险又可以慢慢累积资产,才可在动荡时局抗跌。
他说,如果依然坚持短线投资,就须以投资回酬为首要考量,如提供股息及收入,适合的投资工具有债券基金、产业信托单位及蓝筹股基金。
先还债
再存款?
再存款?
对于月光族及先花未来钱的高负债人士,彭家耀认为可趁低息清还债务,平衡收支后再调整及设定理财策略,不再给自己太大财务压力。
“尤其是持有多项房地产的人,由于短期不带增值机会,无法套利,利率政策亦不稳定,为避免市场大幅度调整后变成负资产,该是时候取舍,某些产业必须割爱,然后再重组财务。”
他透露,这主要是近两三年,许多打工族以为短期内可以套利,转而从产业寻找赚钱机会,受低头期优惠吸引投资产业,必须背负95至100%供款,导致财务陷入紧绷的恶性循环。
定存利息仍胜区域
鉴于大马人拥有较高的储蓄率,对于未来是否因定存利息减少作出一些变动的疑问,他认为不必作太大动作,因目前大马的定存利息还不错,至少比区域好。
“存放银行即安全又低风险,没什么不好的,反正放定存的主要目的也不是为了高回酬,降息0.25%没有太大影响,即使减也没有很多。”
银行调低存贷率
配合国行降息,目前已有6家银行调整贷款利率,包括马来亚银行(MAYBANK,1155,主板金融组)、大马银行(AMBANK,1015,主板金融组)、联昌银行、艾芬银行、兴业银行(RHBBANK,1066,主板金融组)及安联金融(AFG,2488,主板金融组)。
马来亚银行及联昌银行的基准利率(BR)及基贷率(BLR)从7月15日起,分别降20基点,前者从3.20%降至3%及从6.85%降至6.65%,后者从4.1%降至3.9%及从6.95%降至6.75%。
大马银行则从7月18日开始调整,基准利率及基贷率同样下调20基点,至3.8%及6.65%;艾芬银行则宣布从7月19日起,基准利率及基贷率下调19基点,从3.99%减至3.80%及从6.85%减至6.66%。
兴业银行及安联金融各调低10及15基点,前者从7月22日起,准基利率从3.90%减至3.80%,基贷率及基本融资率从6.85%降至6.75%;后者则从7月20日起,准基利率从3.97%调低至3.82%,基贷率及基本融资率从6.82%降至6.67%。
联昌大马银行下调存款利率
存款利息方面,联昌银行及大马银行也同时下调20基点。
攻投资获高回酬?
理财师陈建业指出,降息目的除了不鼓励人民储蓄,促使资金在市场滚动,也希望为消费者及商家提供低利率环境,让有资格者贷款。
银行仍谨慎批贷
尽管如此,他说目前银行在发出贷款时依然很谨慎,贷款批准率依然走低,并没有显著改善。
以理财角度来看,他认为降息0.25%效应不是很大,用来做一些投资或许会带来一些新机会,但目前市场不太乐观,短期投资选择也不多,还是“以静制动”为主。
他指出,短期投资通常与时并进且流动率高,但理财多数以中长期投资策略为目标,利息降幅也不太显著,所以在现阶段,还是先观望局势。
推动经济不能单靠降息
“如果经济好,我们可以乐观看待股市,但以目前局势来看,现在的股市也没有太大动静,显示市场没有很乐观,因此要推动经济,不能单靠降息,还要实行其他措施,多管齐下才可看到实际效应。”
他坦言,即使在低利息环境,市场不一定如当局所愿的进行投资,其中日本就是最好的例子。
“该国的低利率环境已持续了20年,经济也不见起色,即使实施零利率,人民宁愿把钱收在家也不愿意投资,曝露了市场没有工具值得投资的窘境。”
对此,他觉得政府在设定政策时,不只注重“利”息,更应该探讨更多“利”商策略,不能只靠降息单一带动经济成长,因其效应始终有限。
总结:
经济局势欠明朗,国行温和降息,企业获益多,消费者短期无感。
个人理财宜采取“以静制动”策略,以中长期为财富增长目标,谨慎消费及投资;高负债人士趁机清还债务,解决财务紧绷问题,重组财务才是上上之策。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