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柔佛古庙山门(围墙)被拆除的情景。
■ 柔佛古庙外观。
报道:黄建成/郭祺佳 摄影:郭祺佳
前言
新山柔佛古庙山门(围墙)是在1991年12月29日凌晨3时许被拆除。
整个事件从1985年开始,当时柔佛州政府公布发展大蓝图,要征用新山闹市甘榜彭亨区地段,充作发展用途,而柔佛古庙周围的地段也被列入征用的范围内,其他还包括福建会馆、宽柔小学的地段等。消息传出后,就沸沸扬扬的惊动整个新山华社,从华社最高领导层到华人信众,都莫不为此而奔走努力,希望能力挽狂澜,保留古庙的完整性;然而,华社领导人分成保庙和搬庙两派,意见分歧,并通过一路来信奉的“协商精神”与当时州务大臣协商不果,虽获得大臣保证收回拆墙的指令,古庙山门终于在有阻碍交通的情况下,地方政府在三番二次通知中华公会自行拆墙不果后,被土地局派人和在镇暴队的协助下,于凌晨拆除,古庙山门漠然倾倒,造成新山华人心中永远的痛楚!
古庙搬修纷扰6年
历史苍茫,不堪回首,本报为此试图找出当年事件的真相,还原历史原貌。特此走访当时任新山中华公会会长的曾振强、古庙复修委员会秘书的陈燕鸣,以及当年担任新山留台同学会会长的拿督何基琨,和新山留台同学会秘书的周锐鹏,分别对当年由留台同学会极力争取保护古庙和修复古庙的历史事件进行回顾;并厘清一些疑惑,让大众有一个清楚的认识。
难得的是,几位受访者,都是当年历史的亲历者。
当年,反对古庙搬迁和赔款最激烈的新山留台同学会,冒天下之大不讳而勇于“进谏”,让新山中华公会领导诸公倍感压力;新山留台同学会之后出钱出力,找了新加坡康伟民绘测师做出修复建议书,并亲手献上《柔佛古庙修复建议书》予会长拿督郭鹤尧(现已贵为丹斯里)的历史事件公诸于世。正如当年公会的曾振强会长受访时所说:“没有留台同学会的极力反对,古庙极可能已搬掉。”
从1985年开始的土地征用到1991年柔佛古庙山门被推倒,前后经过漫长6年的岁月抗争、陈情、说项;华社内部的意见纷陈,斗争和不团结,都在在凸显在领袖的言论之中;这些言论虽已然成为往事如烟,但它仍然可为殷鉴,为后人提供参考及教训,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在柔佛古庙山门被拆时的新山中华公会会长曾振强,坦诚的认为当年没有新山留台同学会的坚决反对,古庙很可能已接受州政府的赔款搬迁。
他说,新山留台同学会在护庙的功劳最大,立场最坚决。
他是在古庙山门被拆21年后的今天接受《光华日报》专访时这么说。他表示这是见识的问题。
5律师团指公会包输
他也披露,当年古庙山门的事件为什么没有提到法庭寻求公道时,他说,他们有请了5个律师团去探讨,给予的答案是公会包输的。
(对于律师团的这项看法,当年的其他理事也有反驳的意见,这里就不再赘述。)
从今日的角度来看,他认为保留古庙是对的,因此他不同意搬庙,但同意山门移后。
他反问:“如果我们要古迹,为什么要搬?”
古庙山门移后 涉及公众利益
在问及他为什么在最近忽然发表“拆山门是合理”的谈话时,他表示这是针对民行党士古来区州议员巫程豪的谈话而作出的澄清。
他说,古庙山门往后移没有错,他多次用了Set Back 这个英文字字眼。
他解释说,山门set back (移后)涉及公众利益,政府要加宽古庙前的道路,让交通更畅通;更何况,公会在1987年收了州政府对山门的赔款。
他认为,柔佛古庙的山门是后期才建的,以前没有墙,墙后来才造的,拆墙对古庙本身并没有伤害;最重要的是,柔佛古庙内的水井并没影响到。
被询问时他多次重覆“set back ”不是拆墙,只是后退,他说修桥建路是好事,况且涉及公众利益。
他因此认为这没有什么伤大雅,他在当时也有建议公会自已拆山门,向后退。但他的建议,不获大家的认同,吵吵闹闹,争了4年半。他说这是见仁见智的问题。
他说:如果当时大家接受他的建议自行将山门后移,原来的山门原貌和柔佛古庙的整体可以完整的保留下来。
山门被拆前 郭鹤尧请辞
当时公会理事分两派,一派是要保住古庙,另一派是搬庙,意见不一致,当年闹得很僵。
他透露,公会早就通过同意拿钱,后来大家说古庙什么都不能动,会长郭鹤尧受到很大压力辞职,然后由他接任。
他坦言当时州务大臣有讲不要拆山门,但后来市议会又叫拆,当时公会派出5人小组曾去见市长依士迈,可惜无法扭转决定,最后要求市长出信,但市长的来信只以阻碍交通为由说要拆山门,与他口头上告知说苏丹说要拆的说法不一致。
回首当年,他说,当时州务大臣为征用古庙庙地,曾提出交换条件,州政府将目前神厂附近租赁的17依吉土地转成永久地契,另给土地作为建庙之用,让公会照原来的庙建回。
但因为要保留古迹和文化遗产,另一派要保住古庙,意见不一样,双方闹得很僵,拖了好多年。如今古庙众神出游已成功申遗,他希望古庙再进一步发扬光大,大家好好的将文化遗产保存及发扬,因为古庙是种族和洽的象征。
资料来源:http://cnews.cari.com.my/news.php?id=230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