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 Adsense

2014年8月1日星期五

[转载]国际篇~ 以色列建国,牵动中东两千年恩怨情仇










【以色列建国,牵动中东两千年恩怨情仇】
1948年5月14日,英国结束对巴勒斯坦的委任统治,当日犹太人在特拉维夫宣布成立以色列国,并发表了《以色列国独立宣言》。以色列,是地中海东南岸, 一块不足3万平方公里的狭长地带,在历史上,这里曾经被冠以不同的名称,一直到1948年,流落各地的犹太人,辗转千年回到锡安山,在这片土地上,建立属 于自己的国家,才有了一个真正属于犹太人的名字,而以色列在《圣经》上意味着,“和上帝角力的人”,历史印证了上帝的预言,在犹太人散居的岁月里面,反犹 太主义的歧视与仇恨,始终驱逐他们,而20世纪,由纳粹德国执行的一场大屠杀,更成为世纪罕见的种族清洗,在30年代的欧洲大陆上,600万犹太人的鲜 血,染红了他们重返耶路撒冷的道路。

公元135年 犹太人被逐出巴勒斯坦
据圣经记载,摩西曾带领部分以色列人走出埃及,并在约书亚(Joshua)的领导下征服了迦南 (Canaan)的部落城邦。之后,在大约在公元前1000年,大卫王占领了耶路撒冷,并且在包括外约旦在内大部分迦南地区建立起以色列王国。在大卫的儿 子所罗门(Solomon)死后,王国一分为二,南为犹大(Judea),北为以色列(Israel)。直到公元133年,耶路撒冷一直是犹太人的政治和 宗教中心。
公元前722年,亚述人(Assyrians)攻占了以色列,公元前586年巴比伦人占领了犹大,他们焚毁耶路撒冷的所罗门圣殿,驱逐了大批犹太 人。从此之后,耶路撒冷曾被多次易手,还被无数次地摧毁和重建。犹太人从此流离失所,散落到各个地方。大约在公元前61年,庞贝(Pompei)的罗马军 团攻占了犹大,占领了耶路撒冷。而耶稣正是在罗马的统治区伯利恒(Bethlehem)降生的。罗马统治者在公元70年和132年两次扑灭了犹太人起义的 烈火,并于公元135年将所有犹太人驱逐出耶路撒冷。此后,耶路撒冷就被罗马人重新命名为巴勒斯坦(Palestine)。
在拜占庭时期(公元4世纪),大量的基督徒涌入了巴勒斯坦。那时,巴勒斯坦的人口组成是基督徒、犹太人皈依的基督徒和异教徒(paganism), 以及罗马人和原着居民。大约在公元7世纪,穆斯林阿拉伯的军队北上占领了包括巴勒斯坦在内的大部分中东地区,从此,穆斯林对巴勒斯坦的控制一直延续到20 世纪初。在这漫长的穆斯林统治中,土尔其奥托曼帝国(OttomanEmpire)曾于1517年将巴勒斯坦纳入自己的版图。在这期间,土尔其苏丹还曾邀 请离散的犹太人到巴勒斯坦的各个城市里定居下来。在18世纪末拿破仑入侵时,巴勒斯坦的阿拉伯人趁机起来反抗埃及和土尔其人的统治,致使土尔其帝国进一步 开放其边界,犹太人和阿拉伯人口同时增长了,而且两个民族的民族意识也随之提升。到了1880年,巴勒斯坦的人口达到了40万,其中犹太人口是2.4万左 右。这时奥托曼政府开始采取严厉的措施限制犹太移民,但是,犹太人却采取各种手段移入巴勒斯坦。

19世纪欧洲反犹浪潮 燃起了犹太复国主义的烈火
这时在19世纪的欧洲,反犹浪潮和欧洲犹太人解放运动此生彼 长,现代民族国家的理念与传统犹太家园的向往交织在一起,在欧洲离散的犹太人心中,燃起了犹太复国主义(Zionism)的烈火。特别是东欧国家的反犹和 排犹政策,加速了欧洲犹太人向巴勒斯坦的迁徙。也是在此时,欧洲犹太人开始将犹太复国主义思想体系化。犹太祭司奥克雷 (RabbiYehudaAlcalay),在19世纪40年代发表了许多犹太复国思想的希伯来语文章。另外,在1896年匈牙利裔犹太律师赫茨尔 (TheodoreHerzl)出版了《犹太国》一书,完整地阐释了犹太复国主义。次年8月,犹太复国主义者在瑞士巴塞尔(Basle)召开了“第一次世 界犹太复国主义者代表大会”,大会根据赫茨尔的理念希望在巴勒斯坦建立一个犹太国。与会的犹太复国主义者预期将有数百万欧洲犹太人移民巴勒斯坦,以形成人 口的绝对多数。至于当地的阿拉伯人,没有在他们的考虑范围之内。到1914年为止,巴勒斯坦大约有70万人口,61万为阿拉伯人,犹太人还不到10万人 口。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巴勒斯坦的统治者奥托曼帝国与德国联盟。这时巴勒斯坦地区爆发霍乱和伤寒,土 尔其军事首脑决定赶走所有外国人,大批的犹太人再次被驱逐出巴勒斯坦。在此期间,只有俄国籍的犹太人可以免被逐出,这些剩下来的犹太人,就成为英国的合作 者,后来为英军与土尔其作战提供了帮助。与此同时,英国也需要阿拉伯人的帮助。英国政府就许愿给阿拉伯人,只要他们支持同盟国与土尔其人作战,阿拉伯在战 后便可以独立。在1916年,阿拉伯人在劳伦斯(T.E.Lawrence)的领导下,真的起来反抗土尔其人的统治。但是战后,英国却否认了自己对阿拉伯 人的承诺,巴勒斯坦成了英国的“委托统治地”。战后巴勒斯坦的人口中大约70%是阿拉伯人,30%是犹太人和基督教徒。
此时在英国本土,有一批犹太复国主义者游说英国议会,最终促成了英国在1917年11月签署了着名的 《贝尔福宣言》(BalfourDeclaration),宣言允诺建立一个犹太家园,同时确保非犹太社区的权利和信仰不受侵害。英国之所以这样做,主要 是考虑如果德国向犹太人做出类似的承诺,会把国际上的犹太人拉向德国一边。英国此举遭到巴勒斯坦阿拉伯人的强烈反对,他们坚持巴勒斯坦是阿拉伯人的土地, 并且通过暴动和罢工等手段向英国当局施压。同时,阿拉伯人还策动美国介入此事,以便影响英国的中东政策。阿拉伯领袖达迦尼 (ArefPashaDajani)曾对美国派来的代表陈述说:历史已经证明无法与犹太人居住在一起,所有国家都不欢迎犹太人,因为他们吸所有人的血。在 这种情况下,犹太人也意识到与巴勒斯坦的阿拉伯人无法避免冲突,后来就任以色列国总理的本•古里安(DavidBenGurion)曾在1919年发表讲 话说:没有人能找到任何解决办法,我们要这片土地成为我们自己的国家,而阿拉伯人也要做同样的事情。
英国却在这时做出了一件匪夷所思的事,为了答谢麦加行政长官侯赛因之子阿卜杜勒曾为英国奋勇征战,当时 的英国殖民大臣温斯顿•丘吉尔在1921年的“一个星期日的下午”突发奇想,把约旦河以东地区的管理权交给了阿卜杜勒,这片土地是英国所管辖的巴勒斯坦总 面积的四分之三。阿卜杜勒立刻就把这片地区改名为约旦哈西姆王国,并且在1946年得到了国王称号。在巴勒斯坦的面积急剧缩小的情况下,在美国和英国的犹 太复国主义者,却仍在鼓动犹太人移居到只剩下原领土四分之一的巴勒斯坦。到1929年,巴勒斯坦人口的日益稠密,造成竞争加剧和经济萧条。富有和受过良好 教育的犹太人有很强的竞争力,他们大量购买土地,致使阿拉伯的种田人流离失所,大量涌入城市。阿拉伯人开始预感到大量欧洲和美国犹太人的涌入,会逐渐挤走 缺乏商业竞争力的阿拉伯人。而且,外来移民炫耀自己与大多数阿拉伯人有不同的生活方式,也引起当地人的嫉恨。在1929、1930和1931年,犹太人定 居点遭到了阿拉伯人的武装袭击和恐怖威胁。
恰在此时,纳粹在德国掌了权,并开始了迫害犹太人的暴行。当犹太人的遭遇开始为人所知时,英国政府不得 不放宽犹太人移居巴勒斯坦的配额。1933至1935年间,获准移入的犹太人在13万以上,而非法移民数以万计。巴勒斯坦从那时起变成一座充满暴力和恐怖 的活火山。恐怖主义遍布了整个地区,英国当局根本无法维持基本的秩序。1942年,美国的犹太复国主义者在纽约集会,通过了比尔特摩纲领,要求在巴勒斯坦 建立一个犹太国家和一支犹太人的军队。不久,阿拉伯人和犹太人就进入了全面备战,双方大开杀戒,巴勒斯坦变成了烧、杀、抢、掠的战场。

联合国第181号决议和以色列立国
二战结束后,从欧洲各地的集中营里解放出大量的犹太难民。西方各国不愿接收这些难民,因此,英国政府对巴 勒斯坦的移民控制受到了各方的巨大压力。美国不断地要求增加犹太人的移民配额,而这时阿拉伯人和犹太人双方都在通过暴力手段对英国当局施压,阿方要求控制 移民,犹太一方则要求放宽移民。阿拉伯人对犹太定居点实施恐怖袭击,而犹太人炸路断桥,暗杀英国官员,以阻止英国当局对非法犹太移民的追捕。最终,英国政 府决定甩掉巴勒斯坦这个烫手的山芋。
1947年4月,英国政府把巴勒斯坦问题提交联合国解决,并宣布一年后结束委托统治,撤回所有驻军。1947年11月29日,第二届联大通过了 181号决议,规定在巴勒斯坦的土地上建立两个国家,即阿拉伯国和犹太国,耶路撒冷市由联合国的特别管理。但是,阿拉伯一方拒绝接受联合国决议,原因是阿 拉伯人占巴勒斯坦人口的2/3强,却只得到43%的贫瘠土地;而犹太国的人口仅占1/3,却得到了57%的沿海肥沃土地。1948年5月15日,犹太临时 政府单方面宣布成立以色列国(而没有采用“犹太国”做国名),次年2月立宪会议召开,通过一部临时宪法,宣布国家为民主共和国。本•古里安就任以色列第一 任总理。
以色列建国的消息通过电波传遍了全世界,大部分国家都做出了积极的反应。消息传到白宫,杜鲁门总统正在审阅承认以色列的文告,但是,拟稿时美国人还 不知道这个新的国家叫什么名字。当得知这个国家取名“以色列”时,杜鲁门亲自用笔将文告上的“犹太国”字样划去,改为“以色列”。在本—古里安宣布建国 17分钟后,美国白宫新闻秘书查理•罗斯向记者宣布:美国承认以色列。5月17日,苏联宣布承认以色列。

以色列建国次日即爆发战争
以色列建国的消息通过电波传遍了全世界,大部分国家都做出了积极的反应。消息传到白宫,杜鲁门总统正在审 阅承认以色列的文告,但是,拟稿时美国人还不知道这个新的国家叫什么名字。当得知这个国家取名“以色列”时,杜鲁门亲自用笔将文告上的“犹太国”字样划 去,改为“以色列”。在本—古里安宣布建国17分钟后,美国白宫新闻秘书查理•罗斯向记者宣布:美国承认以色列。5月17日,苏联宣布承认以色列。
1948年5月15日,当以色列的犹太人还沉浸在见过的欢乐中的时候,阿拉伯联盟国家埃及、伊拉克、黎巴嫩、叙利亚以及外约旦(1950年改称约旦)的军队相继进攻巴勒斯坦,随后,阿拉伯联盟发表声明,宣布对以色列处于战争状态,第一次中东战争由此爆发。
战争一开始,阿拉伯国家军队在数量上比以色列部队略占优势。其中埃及出兵7000人,外约旦“阿拉伯军团”7500人,叙利亚5000人,伊拉克1 万人,黎巴嫩2000人,“阿拉伯解放军”和“阿拉伯拯救军”1万余人,合计4万多人。空军装备有各类飞机131架,舰船12艘,坦克装甲车240辆,各 种野战炮140门,而以色列总兵力只有3.4万人,各类飞机33架,舰船3艘,几乎没有什么大炮、装甲车。战争的进程可分为三阶段。

第一阶段,阿军发起进攻至第一次停火(1948年5月15日—7月8日)
阿拉伯国家军队发起进攻之后,埃及军队从阿里什分两路开入巴勒斯坦。北路以第一旅为主力共5000人,沿海岸公路通过加沙向特拉维夫进发。由于以色 列军队在特拉维夫南面拼命抵抗,夜间袭击了埃及军队先头部队的后方,从而使埃军慌乱不堪,接着以色列人有召开记者招待会声称埃军供应线已被切断。消息传到 开罗,埃军司令部立即命令停止攻击特拉维夫,这一挫折,成为埃军在这次战争中的转折点,特拉维夫再没受到埃军攻击。埃军攻击改变目标,转而占领内格夫的一 些要地及公路干线。南路第4旅经过比尔谢巴、希布伦,向耶路撒冷进发。
叙利亚军队以2个机械化旅从库奈特拉出发后,首先向太巴列湖南端出击,他们陆续攻克了约旦河两岸的三个犹太居民点,接着向尼加亚居民点出击。此后,他们在太巴列湖南端这一地区同以军激战。
外约旦国王阿卜杜拉向耶路撒冷派出了“阿拉伯军团”的精锐部队,他一心想夺取这个城市,成为“耶路撒冷之王”。所以,战争开始后,阿拉伯军团就直捣 这一城市。5月18人,阿军占领耶路撒冷旧城阿拉伯人区,同时,包围了旧城的犹太区。接着,阿拉伯军团向犹太人的耶路撒冷新城发动进攻,占领了耶路撒冷通 往海岸平原公路的要地特伦,切断了以色列人的增援。5月28日,旧城犹太人投降,新城中的犹太人也弹尽粮绝,饮水困难。然而,军团不了解这些情况,没有抓 住这一机会,他们只满足于打一些小仗,发动一些有限的进攻,使耶路撒冷新城的战斗出现僵局。
伊拉克军队先是向北部的盖谢尔和贝桑进攻,进展不大,转而进攻纳布卢斯,伊拉克军队投入了1个装甲车团、一个步兵团以及一个有三个航空中队支援的机 械化旅。相继占领了纳布卢斯、杰宁和离地中海只有11英里的图勒卡姆,并威胁着犹太城赫德拉,几乎达到海边,眼看将以色列军队拦腰切断。但伊军为能继续进 行攻击,丧失了战机,以军乘机向杰宁反扑,但被伊军击退。
黎巴嫩军队在北部的进攻规模较小,它先是攻占了马勒基亚边防哨所,后被以色列夺回。6月5日,黎军再次攻占此地,并固守到战争结束。
综观战争初期的形势,阿拉伯国家处于十分有利的地位,以色列军队节节败退。以军的将领惊呼,以色列军队无法抵挡阿拉伯国家军队的进攻,全军已处于崩 溃边缘。为扭转战局,以色列总理急电以色列驻联合国代表埃班说:“以色列急需几周的时间来重新组织和装备军队”,“以色列需要立即停火”。
5月17日,开战的第三天,美国代表向联合国安理会递交了一份议案,建议安理会命令战争双方在36小时内停火。苏联代表也要求安理会立即表决,并指 责阿拉伯国家发动进攻,要求它们停止行动。英国最初反对美国的建议,并声称继续给予阿拉伯国家援助。但不久,英国又同意了美国的建议,并撤走了阿拉伯军团 的英国军官,停止向埃及、伊拉克、外约旦提供武器。6月11日,阿以双方同意停火四周。
停火给以色列啜息之机,它最大限度的利用四周停火,为尔后的战争作准备。
首先是扩充兵员。经过三周的战斗,以色列军队伤亡惨重,到6月处,总兵力只有4万人,其中战斗人员2.3万人。为此,以色列当局下达了命令:1.征 集17岁的男女青年接受两个月的训练;2.召集36—38岁的男女服现役,动员42岁以下的男子构筑工事;3.35岁以下的男子即使有两个以上的抚养者也 要服兵役。同时,把大量犹太人移居以色列。
其次是采购武器。以色列从美国、英国进口了轰炸机,从法国运来了坦克和大口径火炮。尤其是从捷克获得了大量轻武器、野战炮、炸弹和炸药。以色列还从国外购买了小型舰船和巡逻艇。这样,以色列陆海空三军已初具规模。
第三是进行军事改组。国防军编成4个军区,明确了个军区所分担的作战地域。经过周密的准备,以色列军队已由开战时的3万多人发展到6—10万人。而 阿拉伯军队在停火期间仅仅进行了驻军地域内的调整,埃及野战军增加到1.8万人,伊拉克军队增加到1.5万人,叙利亚和黎巴嫩募兵后兵力也有所增加。但阿 拉伯国家正规军不过4.5万人。

第二阶段,以色列军队的第一次进攻至第二次停火(1948年7月9日—10月14日)
1948年7月9日,经过充分准备的以色列军队向阿拉伯军队发动攻击,这次进攻名为“十天进攻”,至7月18日结束。阿拉伯国家由于内部分歧,没有 统一的军事计划,一开始就处于被动地位。相反,以军作了充分准备,他们在全境确立了统一的军事领导和指挥机构。战争重起后,以军的进攻方向重点放在中部战 线。以军集中4个旅的兵力,向特拉维夫东南12英里的卢德和腊姆拉城实施突击。该两城由“阿拉伯军团”占领,是巴勒斯坦巴勒斯坦东西和南北的交通素枢纽, 对以色列威胁较大。当以色列两个旅向两地发动进攻时,“阿拉伯军团”司令格拉布借口后勤供应困难,需要缩短战线,放弃两城,使以色列军队于7月11、12 日就占领了两地。打开了通往耶路撒冷的走廊。
在北线,以色列部队向叙利亚军队发动进攻,企图夺回米什马尔哈耶丁居民点,把叙利亚军队赶往约旦河东岸,但被叙军击退。于是,以军改变进攻方向,主 力西移,向拿撒勒地区和加利利北部的黎巴嫩军和阿拉伯解放军发动进攻。7月15日—16日,以军2个营利用夜间实施突袭,占领了沙德阿姆尔和拿撒勒,并进 而夺取了整个加利利地区。
以色列军队的另一条进攻路线是进攻耶路撒冷。首先进攻马纳哈和艾因卡里姆谷地,接着进攻旧城并占领耶拉赫贾拉,切断阿拉伯人至新城的道路。经过反复 争夺,7月15日,以军攻占了马纳哈谷地,但对耶路撒冷旧城的进攻在锡安门附近被击退。7月18日,联合国关于阿以停火令生效。
十天的战斗,以色列夺取了阿拉伯约1000平方公里的土地,改善了自己的战略地位。在第二次停火期间,以色列大力推行移民计划,不断扩充军队和武器 装备。到10月初,以军总数为9万多人,有100多架飞机和16艘舰船。相反,阿拉伯国家在第二次停火期间内部矛盾进一步激化,战局每况愈下,到了不可扭 转的地步。

第三阶段,以色列军队的第二次进攻至战争结束(1948年10月15日—1949年3月)
10月15日,以色列军队破坏停火令,向阿拉伯军队发起进攻。这次进攻,以军主要目标是加利利地区和内格夫。为此,以军成功地发动了几次战役。
(1).“约夫”战役
战役发动前,埃及军队在内格夫的部署,缺乏纵深,他们的阵地只分布在几条狭窄的防御阵地内。10月15日—21日,以色列军队针对埃军的弱点,发动 了“约夫”战役。15日下午,以色列空军首先袭击了加沙、马杰达勒、拉法和阿里什等城镇,破坏了埃军的通信体系和指挥机关,同时,通过袭击阿里什等地的机 场,使埃及军队丧失了制空权。随后,以军在夜间发动进攻,在西线抢占了公路上的阿什克伦。与此同时,以军在东线埃尔曼西亚以东实施突破,切断了埃军由马杰 达耶到贝特贾夫林的横穿公路。接着,以军向埃尔曼西亚、法卢贾、伊拉克苏维丹要塞发动进攻,没有得手,转而向另一重要据点胡莱卡特发起进攻,并于19日夜 间攻占次地。从而打通了通向内格夫的通道。21日,以军攻占内格夫首府比尔谢巴,这样,以军控制了除法卢贾和加沙地带以外的整个内格夫北部地区。

(2).“希拉姆”战役
巴勒斯坦北部的加利利地区一直由法齐.卡伍吉所指挥的“阿拉伯解放军”所控制。10月中旬,卡伍吉军队利用以色列军队同埃及军队作战之机,对夏吉克 ——阿贝德地域内的以军发起进攻,夺得了能控制胡拉湖谷地的控制权。于是,以色列军队实施了“希拉姆战役”,企图把卡伍吉的军队全部消灭或完全赶出巴勒斯 坦。
10月28日至30日,以色列军队展开了“希拉姆战役”。以军派遣两支部队,分别从南面和西面实行佯攻,然后以东西两路兵力夹击。30日,以军攻占 加利利,并有少数部队进入了黎巴嫩,一直打到黎巴嫩利塔尼河两岸,夺取了黎巴嫩境内15个村庄。以军在“希拉姆战役”中几乎没有什么损失。
(3).“霍雷夫”战役
在“约夫”战役中,内格夫北部的埃军虽被击退,但以南的内格夫沙漠与西奈半岛的埃军依然占据了一些地区。11月19日埃军从加沙地区进入内格夫沙 漠,12月7日,对以军阵地发起佯攻,但被以军击退。12月22日,以军出动5个旅,向埃军发动了最大规模的一次进攻,即“霍雷夫”战役。
战役从1948年12月22日至1949年1月7日进行。由伊加尔.阿隆上校指挥。以军先以戈兰尼旅对加沙地区实行牵制性进攻,阿隆师主力从比尔谢 巴方向进攻奥贾,企图占领阿里什,以色列空军轰炸了加沙和阿里什机场,从而掌握了制空权。戈兰尼旅在宽大的正面是沿海岸公路挺进,22日夺取了加沙南侧8 公里制高点。12月23日,阿隆师主力从比尔谢巴开始向阿里什方向进攻。进攻的路线选择了一条由比尔谢巴至奥贾的一条被杀湮没的罗马时代的古道。这完全出 乎埃及人的意料。埃军没有想到,以色列已秘密将这条古道修成可通行轻型装甲车辆的道路。因为埃军判断,以军将沿海岸公路进攻,因而对奥贾方向戒备不严,使 得阿隆主力部队奇袭获得成功,27日占领了奥贾。并立即向沿海公路派出一支机动部队,28日攻占了阿布奥格,转而进攻阿里什。
正当以军准备给埃军进行决定性打击时,英国要求以色列从埃及领土上撤出。1949年1月7日埃及要求停战,以色列同意了埃及的要求,双方停止了战斗。
以色列通过“霍雷夫”战役,除了加沙狭长地带外,把埃及军队完全赶出了巴勒斯坦。

阿以签定停战协定
埃及在军事失利的情况下,于1949年2月24日在希腊的罗得岛签定停战协定。根据协定,埃及承认除加沙地带外,以色列占有整个内格夫地区。边界重镇奥贾非军事化,埃及在离奥贾14至17英里内不得设立阵地。
外约旦和以色列的停战谈判3月2日也在落得岛开始,4月3日,以色列、外约旦正式签订停战协定,“阿拉伯军团”在中部55英里长的战线上平均后撤2 英里,以色列承认外约旦与约旦河西部的巴勒斯坦合并。通过协定,以色列控制了越过卡梅尔山脉到埃斯雷德郎和加利利山谷的战略公路,解除了阿拉伯人对特拉维 夫和哈德腊东部沿海平原的军事威胁。伊拉克拒绝和以色列谈判,但表示遵守以约协定。以约停战后,伊拉克军队即撤出巴勒斯坦。
以色列和黎巴嫩的停战协定于1949年3月23日签定,协定规定以原来巴勒斯坦和黎巴嫩之间的边界线为分界线,双方各建立非军事区,以色列军队撤出黎巴嫩村庄。
以色列和叙利亚之间的停战谈判与1949年4月12日在边界举行,7月20日,双方签订停战协定。
巴勒斯坦战争从阿拉伯出兵开始到以色列、叙利亚、签订停战协定为止,共历时15个月,战争以阿拉伯国家的失败,以色列获胜而告终。战争中,阿拉伯国 家军队死亡1.5万人,以色列军队死亡约6000人。除加沙和约旦河西岸部分地区外,以色列占领了巴勒斯坦4/5的土地,计2万多平方公里,比联合国分治 决议规定的面积多了6700多平方公里。战争中有96万巴勒斯坦人逃离家园,沦为难民。联合国所规定的阿拉伯国家始终未能建立。战争激化了阿拉伯国家和以 色列、阿拉伯国家和美、英的矛盾。从此,中东战乱不断。
以色列经济何以支撑战争——国库充裕以丰补欠
一般而言,当一国发生战争时,其经济会遭受重创,甚至是致命的打击。但是,这次以色列与黎巴嫩战争似乎是有些例外。
在战争激烈进行的情况下,据以色列《耶路撒冷邮报》3日报道,经济分析人士预测,2006年以色列经济增长速度为4.2%到5.2%之间,仅比开战前的预测(5.2%)低1%以内。为什么以色列能做到这点呢?

国库充裕以丰补欠
战争爆发后,以色列国防开支猛增,涨幅高达20亿新谢克尔(约合4.6亿美元),并放弃了2007年国防开支削减的计划。军费的大量增加,占用了经 济发展的资金,使以色列背上了经济包袱。但是,近几年以色列政府推行了一系列的经济改革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经济发展迅速,同时政府提高了税收标准, 因此以色列财政富足,预算还有盈余。
以色列北部地区遭受黎巴嫩的火箭炮袭击,大部分企业停业,正常的生产与经营停顿。北部城市海法以及特拉维夫是号称世界第二硅谷的以色列的重要地区。 两个城市集中了大量的高科技企业,但两个城市都在黎巴嫩炮火射程之内。由此造成的恐慌吓跑了国外投资者。同时,旅游业在经济中占重要地位,是赚取外汇的一 个主要来源。7月和8月是该国的旅游旺季,但隆隆的炮火吓跑了大部分的观光客。以色列旅游业遭到了沉重的打击。
但是,以色列政府完全预计到了这一点,并承诺对北部企业和旅游业的损失进行赔偿,以刺激该地区经济的发展。此项举措虽然可能会带来政府财政赤字,但对稳定经济起到了重大作用,并抑制了经济恐慌的蔓延。同时以色列还进行升息,有效抑制了战争带来的通货紧缩和投资不足。

以色列“以战养战”
一般而言,当一国发生战争时,其经济会遭受重创,甚至是致命的打击。但是,这次以色列与黎巴嫩战争似乎是有些例外。
在战争激烈进行的情况下,据以色列《耶路撒冷邮报》3日报道,经济分析人士预测,2006年以色列经济增长速度为4.2%到5.2%之间,仅比开战前的预测(5.2%)低1%以内。为什么以色列能做到这点呢?

“以战养战”
从历史上看,80年代以来,有三次事件使以色列经济遭受重创,第一次是1982年以色列入侵黎巴嫩;第二次是1987年底,被占领土内的巴勒斯坦人爆发了持续4年的起义;第三次是2000年9月底新一轮巴以冲突后,以色列经济急转直下。
不过我们这次可以发现有多项因素在抵消或者减弱战争对以色列经济的影响。
首先,当发生战争时,一国会大幅增加国防支出,占用经济发展资金,从而影响经济的发展。但此次战争中,以色列并非独自承担了军费开支。美国每年给以 色列数十亿美元的援助,其中大部分是军事援助,这极大地缓解了以色列的军费压力。同时,美国的援助也为以色列战后重建提供了资金支持。
其次,由于常年处于战火阴影之下,在以色列工业中,军火工业相当发达,产品出口到世界近50个国家,是西方国家中仅次于美、法、德、英的第五大军火出口国。战争爆发为军火工业的发展提供了机会,军火生产所带动的经济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抵消着战争对经济的破坏。
再次,此次以黎之战,强弱分明。以色列力量相对较强,发生在以色列境内的战斗很少,而境外作战对战争国的影响相对较小。同时,黎巴嫩力量相对较弱,无力对以色列进行经济上的封锁,对以色列经济的影响进一步减弱。
第四,降低战争对以色列经济影响的一个重要因素是以色列的经济发展模式。以色列资源相对贫乏,人口较少,劳动力成本较高。因此,政府长期以来制定了以能耗少,资金和技术密集型产业为主的经济发展模式,高科技产业、服务业较之传统的工农业所受战争的影响自然要小得多。
最后,以色列经济属外向型经济。国内市场相对狭小,资源缺乏,因此,长期以来,以色列都是以出口高、尖、精等技术和资本密集型产品推动经济增长的。 以色列的对外贸易约25%的出口目的国是欧盟国家;将近40%运往美国,约20%运往亚洲。因此,在与周边国家发生冲突时,只要未被经济封锁,就对以色列 的外贸影响不大。
由于上述抵消因素的存在,如果以黎战争在短期内结束的话,以色列的经济受到的影响是很有限的,经济恢复重建也不是很困难的事情。最近几周,中东金融市场的强劲表现,以及发生的几起美国资本收购以色列企业的案例都说明了人们对于以色列经济的乐观态度。

巴以冲突 以色列经济或“受益”
该国经济核心区域未受哈马斯火箭弹袭击,军费增长将帮助阻止经济滑坡.
即便此次冲突加剧,以经济也能表现出以黎冲突之后的那种弹性。当时尽管以经济第三季度下降0.3%,但很快回升,全年增速达5.2%
以色列对加沙地带的空袭30日进入第四天。面对惨重的伤亡,占据加沙的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毫无妥协之意。
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主席阿巴斯29日在约旦河西岸城市拉姆安拉说,他将与包括哈马斯在内的巴各政治派别领导人会谈,讨论最近的加沙局势。
但哈马斯和伊斯兰圣战组织(杰哈德)旋即宣布,拒绝阿巴斯提出的会谈要求。这种强硬,使得美国国务卿当天提出的、巴以冲突双方达成一项“能够得到全面遵守、持久和可持续的”停火协议的设想,变得愈加渺茫。
惨烈的空袭使加沙民众的生活陷入了深重困境,而对以色列本国经济造成的损害却并不明显,至少要小于2年前以色列与黎巴嫩真主党之间的冲突,甚至可能对该国经济起到刺激作用。
以黎冲突曾令以GDP降0.3%
汇丰银行驻耶路撒冷经济学家乔纳森•凯茨说,加沙的哈马斯缺乏黎巴嫩真主党当时拥有的远射程火箭弹。在2006年为期34天的以黎巴冲突中,以色列北部的很多工厂受真主党炮火的影响只能停工,导致以色列GDP下降。
而这一次,以色列在军费开支上的增长有助于防止本国经济衰退。以色列银行(央行)此前已经警告说,以色列经济可能在全球衰退中被吞噬。29日,以色列银行行长斯坦利•费舍尔宣布今年第五次降低基准利率,至创纪录的低点1.75%,并表示还可能继续降息。
以色列最大的非银行金融机构——克劳金融投资管理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奥利•格林菲尔德说:“如果政府开支的增长大大超过预算,就会对经济起到促进作用,并消除全球经济滑坡带来的一部分影响。”
2006年7月以黎冲突爆发之初,以色列经济尚在以超过5%的速度(按年率)增长。当时,费舍尔连续加息以遏制通货膨胀。但在冲突结束后,以色列GDP当年第三季度同比下降0.3%。
当时,受黎巴嫩真主党火箭弹袭击的城市包括海法——以色列第三大城市和最大的港口,并且是著名的旅游胜地。

哈马斯火箭弹大多落在沙漠
而此次,与加沙交界的以方区域主要是沙漠,而且哈马斯的火箭弹射程不远,大多射到了空旷的地区,只有少数落在阿什克隆、阿希多德两市。
凯茨说:“(哈马斯)火箭弹所落在的区域比较小,而且不是以色列的经济中心。以色列经济足以承受这些。”
以色列27日开始大规模空袭已造成约350名巴勒斯坦人死亡,而同期哈马斯的火箭弹只炸死3名以色列人。与此形成对照的是,2006年的以黎冲突中,共有约170名以色列人、1200名黎巴嫩人死亡。
此次冲突对以色列股市和金融业也影响甚小。28日、29日两天,特拉维夫证交所的基准指数TA-25指数共下跌0.6%,谢克尔(以色列货币)对美元也仅仅贬值0.4%。
以色列第一国际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黑茨•加特曼说,即便此次冲突加剧,以色列经济也能表现出以黎冲突之后的那种弹性。当时,尽管以色列经济第三季度下降0.3%,但很快回升,全年增速达到5.2%,与上一年持平,此后一年中也保持了相近的增速。

冲突升级将威胁英特尔工厂
在此次袭击开始前,以色列财政部已经制定了一项经济刺激计划。但由于以色列2月10日要举行大选,目前国内政治斗争激烈,该计划的实施已被推迟。以色列银行29日表示,今年第四季度本国经济增速已走向“停滞”,甚至可能下降。
以财政部的经济刺激计划内容包括:增加对中小企业的资金扶助,投入更多资金以兴修桥梁、道路等基础设施。该计划将使以政府的预算赤字增长两倍,达到占GDP4.5%的程度。
以色列投资机构皮尔全球控股公司CEO阿维诺姆•纳罕姆说:“明年财政赤字将空前之高,这一方面是因为经济滑坡将使得税收减少,另一方面是因为军费增长。”据他估计,军费的增长将使预算赤字率攀升至5%。
凯茨表示,如果此次冲突升级,或者哈马斯武装人员获得大量远射程火箭弹,以色列经济面临的风险将上升,因为以色列一些重要的经济目标将受到威胁,例如英特尔公司在以南部水牛城的工厂、以色列电力公司在阿什克隆、阿希多德的电厂等。
以色列银行29日在关于降息的声明中说,它对此次冲突导致的“地缘政治不确定性”表示担忧,因为这场冲突对以色列经济具有“潜在的负面影响”。
以学者认为以色列经济强壮绝非侥幸
曾担任以色列驻美国大使并拥有耶路撒冷银行的资深学者ZalmanShoval表示,以色列经济的强劲表现不是因为侥幸而是形势使然,他认为人们对以色列经济的信任并非出于个人情感,而是因为国际标准证明了这一事实。
整个战争期间以色列经济都保持坚挺,谢克尔对美元和欧元的汇率均有所上升。Shoval将国家经济的强壮稳定归功于政府对经济干预减少,认为正是这 样才使经济运行良好。他还引用国际经济论坛和世界银行的预测数据,认为以色列经济2006年增长速度为4.5%,超过美国增长3.6%、英国和加拿大增长 2.8%、日本增长2.5%以及法国增长2.4%的预期。
耶路撒冷银行的分支机构经理HillelSuna称,以色列非居民投资有稳定明显的增长,当前外国投资已超过180亿美元,并表示这一增长趋势有望继续。

https://www.facebook.com/zhangdanfeng8380/posts/526206974174628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