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 Adsense

2012年4月27日星期五

[转载]财经篇~政府大拋银弹债台高筑 標普可能下调大马评级

2012年4月26日

(吉隆坡26日讯)標准普尔(S&P)警告,我国首相拿督斯里纳吉创纪录的財政支出,以寻求在全国大选之前提高民意,可能令大马面临亚洲金融危机以来,信贷评级首次被下调的风险。
標准普尔主权评级部主管小川隆平(Takahira Ogawa)接受《彭博社》访问时指出,標准普尔可能会考虑在未来几年里,出手下砍大马的信贷评级,除非下任政府在选举后採取措施,提升收入及削减津贴。
与此同时,穆迪(Moody's)和惠誉(Fitch Ratings)皆表示,大马必须设法减少债务对国內生產总值(GDP)比例。国际货幣基金组织(IMF)预测,我国债务对GDP比重今年可能攀升至55.9%,写下20年来的最高水平。
纳吉早前已提高公务员的薪资和退休金,还有为贫困家庭提供援助,以期巩固国阵政府长达55年的政权。国阵在2008年大选的得票率创最低水平,无法获得国会2/3议席优势。若陷入政治僵局,可能会对政府加强公共財政的计划带来阻力。
新加坡美银美林(Merrill Lynch)经济学家蔡学敏表示,大选令政府推迟落实必要的政策调整,让財务状况加剧,而民粹主义政策却已抬头。「若不执行结构性改革,包括推出牵涉层面广泛的消费税和减少燃油补贴,大马的信贷水平必然受创。」

债务对GDP比例10年涨至55%
根据IMF的预测,大马债务对GDP的比例將从2000年的35%提高至2011年的55%。值得注意的是,与大马同样享有穆迪给予A3评级的南非,债务对GDPP比重已经从2000年的42%降低至36%。標准普尔给予大马的评级为A-,与债务比例为16%的博茨瓦纳(Botswana)相同。印尼则被標准普尔评为BB+,根据IMF,印尼的债务对GDP比重从2000年的90%大幅下降至2011年的25%。
纳吉去年10月公佈有史以来数额最庞大的预算案,达到2328亿令吉,同时为公务员加薪最多13%,以及免除小学和中学学子缴交学费。月入3000令吉或更低的家庭亦陆续获得一次性的500令吉辅助金。
根据政府去年10月公佈的数据,薪资与津贴在2012年所涉及的开支料增加4.2%,至520亿令吉,高于2011年的499亿令吉。政府亦拨出超过30亿令吉予公务员加薪,预算案不含这笔拨款。
驻新加坡穆迪副总裁库兹曼通过电邮表示,「来届大选格外重要,因为大马的財政稳定性和经济成长,將与下任政府的改革议程息息相关。」
他补充,由于朝野两派存有政治分歧,若执政党无法获得多数议席,要在改革方案取得共识將更加困难。
另外,驻新加坡瑞士信贷经济学家吴坤龙(译音)称,大马最大的隱忧是在大选之后,当新一轮的全球经济震盪再度降临时,原產品价格將大跌,债务比重將轻易大幅增升。

资料来源:http://www.orientaldaily.com.my/index.php?option=com_k2&view=item&id=6780:&Itemid=198

2012年4月23日星期一

[转载]地理篇~富士山自杀之森 骸骨遍地腐尸挂树

2012-04-11 17:32 新闻由光华日报提供

尸体已化剩白骨,但衣服和鞋子仍在。
■ 尸体已化剩白骨,但衣服和鞋子仍在。

树上吊着一具尸体,令人不寒而栗。
■ 树上吊着一具尸体,令人不寒而栗。

富士山山脚的“青木原树海”成自杀胜地。
■ 富士山山脚的“青木原树海”成自杀胜地。

早野梓指这个倒转被钉树上的玩偶,是对社会的诅咒。
■ 早野梓指这个倒转被钉树上的玩偶,是对社会的诅咒。
(东京11日综合电)位于日本富士山山脚的“青木原树海”风光怡人,但婆娑树影下却阴森恐怖─每年都发现多达100具自杀者尸体,而且相信有更多隐没在丛林深处没被发现。因此,青木原树海在日本又被称为“自杀之森”。
日本地质学家早野梓在这里研究逾30年,他最近领导一支摄制队深入树海中,直击自杀之森内的腐尸挂树、骸骨遍地的骇人情景。
据早野梓无法解释为甚么那么多人选择在这里自杀,但按多年观察所得,他可从自杀者的遗物,推敲出他们自杀时的心理状态,或是否在生死关头改变念头选择活下去。
从早野梓拍下的自杀之森纪录片可见,摄制队一行人甫开始在森林外围看见一辆弃置的私家车,前座放了一张摊开了的地图。在行山径转入封锁区的位置,竖立了一个大大的告示牌。告示牌显然要劝阻人们寻死,又列出联络防止自杀协会的方法。
看过告示牌,当然仍有人决意寻死,沿路一再可以见到已腐烂见骨的尸体吊在树上,令人不寒而栗,但也有人对轻生感到犹豫。
在一条小路尽头,是一个空置的帆布帐篷。早野梓说,那正是萌死念者犹豫不决的证据。再走下去,又先后在树上见到写有“不用找我”的遗书、“自杀手册”和多条绞索。
途中,摄制队遇上一名青年,他扎起了黄色帐篷,声称露营,但早野梓凭经验,一看就知他想自杀。
日本是自杀率全球最高,去年有逾3万人自杀,平均每日85人。

小说渲染哀怨 青木原变自杀胜地
有日本“自杀森林”之称的青木原树海,茂密森林充满神秘色彩,像黑洞般将萌轻生之念的人吸进去,走不出来。
青木原树海位于日本富士山西北侧山麓的一个地区,横跨山梨县富士河口湖町与鸣泽村,面积约有 3000公顷。作家松本清张在1950年代发表的凄美爱情小说《波之塔》,描述一名年轻检察官恋上一名已婚妇人,展开一段不伦恋,女主角最终在青木原树海自杀。小说其后拍成电影,哀怨结局让青木原树海,成为日本人心目中的理想自杀地点。

资料来源:http://cnews.cari.com.my/news.php?id=205239

2012年4月17日星期二

[转载]世最篇~世上最詭異的十把刀



鬼手

這把刀是十四世紀義大利的一個瘋鐵匠所鑄,他將自己妻子的右手砍下做成刀柄,後又將兒子肋骨做成刀刃,並把自己的小腿骨做成刀柄,獻給了當時的債主,三天后債主發瘋將自己一家人全部燒死了,據說後來得到這把刀的人全都發瘋了,而且會像受到詛咒一樣一家人全死亡!!


蝮蛇
南非的一個勇士用來殺死敵對部落的人所用,刀是用一千條毒蛇的毒液澆鑄的,據說當時打造這把刀的工匠三個月內全被毒死了,這把刀出世後被使用在了戰場上,被這把刀刺傷的人,沒有一個能醫好,三天之內一定會死,而手持這把刀出現在戰場上的人,會被敵人稱做死神。


鄂鋼
據說是日本江戶時代,平家天皇的佩刀,平家武士集團戰敗後,天皇自殺時所用。而為勝方源家武士集團立下大功的大將軍村正得到此刀,但他在之後的幾個月卻寢食難安,據說他天天晚上看到小天皇的鬼魂來找他借刀,最後一把火燒了自己的戰船後切腹自盡.


火隕
十七世紀歐洲的一個農民用天上掉落的隕石打造的,很奇怪的是這把刀的不管在多麼低溫的環境下都能保持20℃的恆溫,而且用這把刀割開的傷口會流血不止,那農名的妻子和孩子就先後被這把刀割傷後流血不止而死,後來農民將它送給了一個路過的僧侶,而那僧侶也在旅行中虛脫而死,所以傳說這是一把能吸血的刀!


干將莫邪
干將、莫邪是雌雄雙劍,但是沒有人能分開它們。干將是丈夫,莫邪是妻子。


復仇
刀柄是一座詭異的雕像,一個反基督教徒曾用他殺害十九個基督教神父,後來將刀遺失了,但其中一個神父的弟弟卻在多年後拿著這把刀找到並且殺了他,但就在幾個月後這把刀卻出現在了另一件仇殺案中,而且後來的幾宗仇殺案件中所用的凶器都是這把刀,所以知道這把刀的人們都叫它復仇,據說它能自己找到有怨恨的人,並幫他殺掉仇人,而仇恨也能讓它的魔力更大!


血琥珀
這把刀的造型很想一把中世紀時期的貴族手槍,是一個貴婦人出高價所鑄,用途是殺了他不忠的丈夫,後來的婦女們只要發現丈夫出軌就會用這種刀來殺了他,這把刀對於那是的男人而言是噩夢與災難。據說只要將這把刀放在男人的枕頭下,男人就會在睡夢中死去。

靈翼
外形比較像蛇,打造時被賦予了一雙天使的翅膀。這把刀的下落也不明暸。只是在十九世紀的歐洲與多起刺殺案件有關,被殺的都是一些黑幫或恐怖組織的重要成員,當時被稱為上帝的靈翼,可是後來一些基督教的神職人員也死在了這把刀下,這把刀第詭異色彩也更濃重了,正所謂天使是它,魔鬼也是它!


屠城黑金
一個元朝將領用這把刀西征,在攻到歐洲邊界一個城市時,遇到歐洲人頑強的抵抗,經過三天三夜的強攻後終將城攻下,那將領就下令將全城的兒童全部集中起來,在他們父母的眼前用這把刀強他們的頭一個一個砍下以示警告,據說有十幾位母親當時就哭死了,後來自殺的人數達到1400多人,這把刀帶給他們帶來了痛苦,他們就以生命的形式來給那把刀下了詛咒。不久後那支攻城的軍隊在一次戰役中全軍覆沒,無一倖免!

莎拉維爾
十七世紀的血腥女伯爵給他起的這個名字,誰也不知道含義,但是她卻用這把刀割開了上千名妙齡少女的喉嚨,這是一把渲染著血腥和咒怨的利刃,同時這把刀也充滿著冰冷的氣息,一把會呼吸的刀。無時無刻的向它的主人傳遞著傳遞著嫉妒與貪婪的思想。女伯爵被殺死以後,這把刀也不知所蹤。

资料来源:-

2012年4月2日星期一

[转载]历史篇~中国历代帝王全表

上古时代 
三皇
盘古氏
天皇氏
地皇氏
人皇氏
有巢氏
燧人氏
伏羲氏
女娲氏
神农氏
五帝
黄帝 姬轩辕
少昊 己挚
玄帝 姬颛顼
帝喾 姬夋
帝挚 姬挚
唐尧 伊祁放勋
虞舜 姚重华
夏朝
大禹 姒文命

太康
仲康

少康




不降


孔甲


桀帝 姒履癸
商朝
成汤 子天乙
太丁
外丙
中壬
伊尹
太甲(太宗)
沃丁
太庚
小甲
雍己
太戊 (中宗)
中丁
外壬
河亶甲
祖乙
祖辛
沃甲
祖丁
南庚
阳甲
盘庚
小辛
小乙
武丁 (高宗)
祖庚
祖甲
廪辛
康丁
武乙
文丁
帝乙
帝辛(纣帝)
周朝
西周
*周文王 姬昌
周武王 姬发
周成王 姬诵
周康王 姬钊
周昭王 姬瑕
周穆王 姬满
周共王 姬繄扈
周懿王 姬囏
周孝王 姬辟方
周夷王 姬燮
周厉王 姬胡
周宣王 姬静
周幽王 姬宫湦
周携王 姬余臣
东周
周平王 姬宜臼
周桓王 姬林
周庄王 姬佗
周厘王 姬胡齐
周惠王 姬阆
周王子 姬颓
周襄王 姬郑
周王子 姬带
周顷王 姬壬臣
周匡王 姬班
周定王 姬瑜
周简王 姬夷
周灵王 姬泄心
周景王 姬贵
周悼王 姬猛
周敬王 姬匄
周王子 姬朝
周元王 姬仁
周贞定王 姬介
周哀王 姬去疾
周思王 姬叔
周考王 姬嵬
周威烈王 姬午
周安王 姬骄
周烈王 姬喜
周显王 姬扁
周慎靓王 姬定
周赧王 姬延
周惠王 姬杰
秦朝
秦惠文王 嬴驷
秦武王 嬴荡
秦昭襄王 嬴则
秦孝文王 嬴柱
秦庄襄王 嬴楚
秦始皇 嬴政
秦二世 嬴胡亥
秦子婴 嬴婴
汉朝
西汉
汉高帝 刘邦
汉惠帝 刘盈
汉前少帝 刘恭
汉后少帝 刘弘
汉文帝 刘恒
汉景帝 刘启
汉武帝 刘彻
汉昭帝 刘弗陵
昌邑王 刘贺
汉宣帝 刘询
汉元帝 刘奭(shì) 
汉成帝 刘骜
汉哀帝 刘欣
汉平帝 刘衍
孺子 刘婴
新朝
新朝 王莽
玄汉
更始帝 刘玄
建世帝 刘盆子
成家
公孙述
东汉
汉光武帝 刘秀
汉明帝 刘庄
汉章帝 刘炟
汉和帝 刘肇
汉殇帝 刘隆
汉安帝 刘祜
汉少帝 刘懿
汉顺帝 刘保
汉冲帝 刘炳
汉质帝 刘缵
汉桓帝 刘志
汉灵帝 刘宏
汉少帝 刘辩
汉献帝 刘协
三国
曹魏
*魏武帝 曹操
魏文帝 曹丕
魏明帝 曹睿
魏齐王 曹芳 (邵陵厉公)
高贵乡公 曹髦
魏元帝 曹奂
蜀汉
汉昭烈帝 刘备
汉孝怀帝 刘禅
东吴
*武烈帝 孙坚
*长沙桓王 孙策
吴大帝 孙权
吴会稽王 孙亮
吴景帝 孙休
吴乌程侯 孙皓

西晋
*宣帝 司马懿
*景帝 司马师
*文帝 司马昭
武帝 司马炎
惠帝 司马衷
赵王 司马伦
怀帝 司马炽
愍帝 司马邺
东晋
元帝 司马睿
明帝 司马绍
成帝 司马衍
康帝 司马岳
穆帝 司马聃
哀帝 司马丕
海西公 司马奕
简文帝 司马昱
孝武帝 司马曜
安帝 司马德宗
恭帝 司马德文
十九国
成汉
*(成)景帝 李特
*(成)秦文王 李流
(成)武帝 李雄
(成)哀帝 李班
(成)幽公 李期
(汉)昭文帝 李寿
(汉)末主 李势
汉赵
(汉)光文帝 刘渊
(汉)梁王 刘和
(汉)昭武帝 刘聪
(汉)隐帝 刘粲
(赵)秦王 刘曜
后赵
明帝 石勒
文帝 石弘
武帝 石虎
正帝 石世
成帝 石遵
仁武帝 石鉴
兴武帝 石祗
冉魏
武悼天王 冉闵
惠帝 冉智
前凉
*武穆王 张轨
昭王 张实
成王 张茂
文王 张骏
桓王 张重华
哀王 张耀灵
威王 张祚
冲王 张玄靓
悼王 张天锡
凉王 张大豫
后凉
*景昭帝 吕婆楼
懿武帝 吕光
隐王 吕绍
灵帝 吕纂
后主 吕隆
西凉
武昭王 李暠
后主 李歆
末主 李恂
南凉
武王 秃发乌孤
康王 秃发利鹿孤
景王 秃发傉檀
北凉
文王 段业
武宣王 沮渠蒙逊
哀王 沮渠牧犍
高昌王 沮渠无讳
河西王 沮渠安周
前燕
*武宣帝 慕容廆
文明帝 慕容皝
景昭帝 慕容俊
幽帝 慕容暐
后燕
成武帝 慕容垂
惠愍帝 慕容宝
开封公 慕容详
赵王 慕容麟
昭武帝 慕容盛
昭文帝 慕容熙
西燕
归帝 慕容泓
威帝 慕容冲
昌平王 段随
中帝 慕容觊
文帝 慕容瑶
代帝 慕容忠
末帝 慕容永
北燕
惠懿帝 高云
文成帝 冯跋
昭成帝 冯弘
南燕
献武帝 慕容德
末主 慕容超
胡夏
*桓帝 刘卫辰
武烈帝 赫连勃勃
德武帝 赫连昌
平武帝 赫连定
前秦
惠武帝 苻洪
高祖 苻健
厉王 苻生
世祖 苻坚
哀平帝 苻丕
太宗 苻登
后主 苻崇
后秦
武昭帝 姚苌
文桓帝 姚兴
末主 姚泓
西秦
宣烈王 乞伏国仁
武元王 乞伏乾归
文昭王 乞伏炽盘
厉武王 乞伏慕末
代国
拓跋猗卢
拓跋普根
拓跋始生
平文帝 拓跋郁律
惠帝 拓跋贺傉
炀帝 拓跋纥那
烈帝 拓跋翳槐
昭成帝 拓跋什翼犍
西蜀
蜀王 谯纵
南北朝
南朝

武帝 刘裕
少帝 刘义符
文帝 刘义隆
元凶 刘劭
孝武帝 刘骏
前废帝 刘子业
明帝 刘彧
后废帝 刘昱
顺帝 刘准

高帝 萧道成
武帝 萧赜
郁林王 萧昭业
海陵王 萧昭文
明帝 萧鸾
东昏侯 萧宝卷
和帝 萧宝融

武帝 萧衍
临贺王 萧正德
简文帝 萧纲
豫章王 萧栋
武陵王 萧纪
元帝 萧绎
闵帝 萧渊明
敬帝 萧方智
后梁
宣帝 萧詧
明帝 萧岿
靖帝 萧琮

武帝 陈霸先
文帝 陈蒨
废帝 陈伯宗
宣帝 陈顼
炀帝 陈叔宝
北朝
北魏
道武帝 拓跋珪
明元帝 拓跋嗣
太武帝 拓跋焘
南安王 拓跋余
文成帝 拓跋浚
献文帝 拓跋弘
孝文帝 元宏
宣武帝 元恪
孝明帝 元诩
幼主 元钊
孝庄帝 元子攸
长广王 元晔
节闵帝 元恭
安定王 元朗
孝武帝 元脩
东魏
孝静帝 元善见
西魏
文帝 元宝炬
废帝 元钦
恭帝 拓跋廓
北齐
*神武帝 高欢
*文襄帝 高澄
文宣帝 高洋
废帝 高殷
孝昭帝 高演
武成帝 高湛
后主 高纬
安德王 高延宗
幼主 高恒
范阳王 高绍义
北周
*文帝 宇文泰
孝闵帝 宇文觉
明帝 宇文毓
武帝 宇文邕
宣帝 宇文赟
静帝 宇文衍

隋文帝 杨坚
隋炀帝 杨广
隋恭帝 杨侑
隋秦王 杨浩
隋越王 杨侗

唐高祖 李渊
唐太宗 李世民
唐高宗 李治
唐中宗 李显
唐睿宗 李旦
南周
南周则天大圣皇帝 武曌
唐朝复辟
唐中宗 李显
唐殇帝 李重茂
唐睿宗 李旦
唐玄宗 李隆基
唐肃宗 李亨
唐代宗 李豫
唐德宗 李适
唐顺宗 李诵
唐宪宗 李纯
唐穆宗 李恒
唐敬宗 李湛
唐文宗 李昂
唐武宗 李炎
唐宣宗 李忱
唐懿宗 李漼
唐僖宗 李儇
唐昭宗 李晔
唐哀帝 李拀
渤海国
渤海高王 大祚荣
渤海武王 大武艺
渤海文王 大钦茂
大元义
渤海成王 大华兴
渤海康王 大嵩璘
渤海定王 大元瑜
渤海僖王 大言义
渤海简王 大明忠
渤海宣王 大仁秀
大彝震
大虔晃
大玄锡
大玮瑎
大諲撰
五代十一国
五代
后梁
太祖 朱温
郢王 朱友珪
末帝 朱瑱
后唐
*太祖 李克用
庄宗 李存勖
明宗 李亶
闵帝 李从厚
末帝 李从珂
后晋
高祖 石敬瑭
出帝 石重贵
后汉 (包括北汉)
高祖 刘暠
隐皇帝 刘承佑
湘阴公 刘赟
世祖 刘旻
睿宗 刘钧
少主 刘继恩
英武帝 刘继元
后周
太祖 郭威
世宗 柴荣
恭帝 柴宗训
十一国
吴越
太祖 钱鏐
世宗 钱元瓘
成宗 钱弘佐
忠逊王 钱弘倧
忠懿王 钱弘俶
闽国
太祖 王审知
嗣王 王延翰
惠宗 王延钧
康宗 王昶
景宗 王曦
殷帝 王延政
荆南(南平)
武信王 高季兴
文献王 高从诲
贞懿王 高宝融
荆南侍中 高保勖
荆南侍中 高继冲
南楚
武穆王 马殷
衡阳王 马希声
文昭王 马希范
废王 马希广
恭孝王 马希萼
马希崇
南吴
太祖 杨行密
烈宗 杨渥
高祖 杨渭
让帝 杨溥
岐国
忠敬王 李茂贞
桀燕
刘仁恭
燕王 刘守光
南唐
烈祖 李升
元宗 李璟
后主 李煜
南汉
*烈宗 刘隐
高祖 刘岩
殇帝 刘玢
中宗 刘晟
后主 刘鋹
前蜀
高祖 王建
后主 王衍
后蜀
高祖 孟知祥
后主 孟昶

辽太祖 耶律阿保机
辽太宗 耶律德光
辽世宗 耶律阮
辽穆宗 耶律璟
辽景宗 耶律贤
辽圣宗 耶律隆绪
辽兴宗 耶律宗真
辽道宗 耶律洪基
天祚帝 耶律延禧
西辽
辽德宗 耶律大石
感天后 萧塔不烟
辽仁宗 耶律夷列
承天后 耶律普速完
辽末帝 耶律直鲁古
屈出律 
北宋
宋太祖 赵匡胤
宋太宗 赵炅
宋真宗 赵恒
宋仁宗 赵祯
宋英宗 赵曙
宋神宗 赵顼
宋哲宗 赵煦
宋徽宗 赵佶
宋钦宗 赵桓
南宋
宋高宗 赵构
元懿太子 赵旉
宋孝宗 赵眘
宋光宗 赵淳
宋宁宗 赵扩
宋理宗 赵昀
宋度宗 赵禥
宋恭帝 赵显
宋端宗 赵昰
宋帝昺 赵昺
西夏
*太祖 李继迁
*太宗 李德明
景宗 李元昊
毅宗 李谅祚
惠宗 李秉常
崇宗 李乾顺
仁宗 李仁孝
桓宗 李纯佑
襄宗 李安全
神宗 李遵顼
献宗 李德旺
末帝 李睍

金太祖 完颜旻
金太宗 完颜晟
金熙宗 完颜亶
海陵王 完颜亮
金世宗 完颜雍
金章宗 完颜璟
卫绍王 完颜永济
金宣宗 完颜珣
金哀宗 宛颜守绪
金末帝 完颜承麟
元(孛儿只斤氏)
元太祖 铁木真 (成吉思汗)
元睿宗 拖雷 (监国)
元太宗 窝阔台
马乃真后 (称制)
元定宗 贵由
海迷失后 (称制)
元宪宗 蒙哥
元世祖 忽必烈 (薛禅汗)
元成宗 铁穆耳 (完泽笃汗)
元武宗 海山 (曲律汗)
元仁宗 爱育黎拔力八达 (普颜笃汗)
元英宗 硕德八剌 (格坚汗)
泰定帝 也孙铁木儿
天顺帝 阿速吉八
元文宗 图帖睦尔 (札牙笃汗)
元明宗 和世剌
元宁宗 懿璘质班
元惠宗 妥懽帖睦尔(乌哈图汗)
元昭宗 爱猷识理答腊
元益宗 脱古思帖木儿

明太祖 朱元璋
明惠帝 朱允炆
明成祖 朱棣 (庙号初为明太宗)
明仁宗 朱高炽
明宣宗 朱瞻基
明英宗 朱祁镇
明代宗 朱祁钰
明宪宗 朱见深
明孝宗 朱佑樘
明武宗 朱厚照
明世宗 朱厚熜
明穆宗 朱载垕
明神宗 朱翊钧
明光宗 朱常洛
明熹宗 朱由校
明思宗 朱由检

李自成,年号永昌
大西
张献忠,年号大顺
南明
安宗 朱由崧,年号弘光
绍宗 朱聿键,年号隆武
昭宗 朱由榔,年号永历

清太祖 爱新觉罗·努尔哈赤
清太宗 爱新觉罗·皇太极
清世祖 爱新觉罗·福临(顺治)
清圣祖 爱新觉罗·玄烨(康熙)
清世宗 爱新觉罗·胤禛(雍正)
清高宗 爱新觉罗·弘历(乾隆)
清仁宗 爱新觉罗·颙琰(嘉庆)
清宣宗 爱新觉罗·旻宁(道光)
清文宗 爱新觉罗·奕詝(咸丰)
清穆宗 爱新觉罗·载淳(同治)
清德宗 爱新觉罗·载湉(光绪)
清逊帝 爱新觉罗·溥仪(宣统)
太平天囯
天王 洪秀全
幼天王 洪天贵福
中华民国
临时大总统孙中山
大总统袁世凯
中华帝国
中华帝国皇帝 袁世凯,年号洪宪,
(中华民国)大总统袁世凯
黎元洪
冯国璋
徐世昌
黎元洪
摄行大总统 高凌霨
大总统 曹锟
摄行大总统 黄郛
临时执政 段祺瑞
摄行临时执政 颜惠庆
杜锡珪
顾维钧
军政府大元帅 张作霖
国民政府主席 胡汉民
谭延闿
蒋介石
林森
蒋介石
副主席 孙科
总统 蒋介石
        代总统 李宗仁
中华人民共和国 1949年10月1日成立

资料来源:http://bangdan.org/thread-310-1-1.html